
膝关节炎治疗的四大误区
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疾病,且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专家介绍,治疗膝关节炎不能乱投医,乱用药。

骨关节炎四大误区
1
误区一
骨关节炎是老年病
骨关节炎多见与50岁以上的老年病人,但与患者中青年时的体重、膝关节是否受伤以及一些特定职业(如职业运动员、长期山区行走)密切相关。女性的骨关节炎平均发病相对男性更早。
当BMI(体重kg除于身高的平方m2)>24属于偏胖,>28kg/m2时,BMI值与膝关节骨关节炎发生率及进展成正比。

一般情况,人到45左右有一个发福增重过程,特别是女性,这为后期患上骨关节炎疾病埋下了隐患。中青年时膝关节损伤也是老年关节退步的重要诱因之一。
此外,经常登山、爬楼的中青年人士、喜爱穿高跟鞋的中青年女性、 膝关节负重较大,或膝关节存在内外翻畸形者,膝关节负重不均匀,到老年时均更易得退行性骨关节炎。所以,骨关节炎病在老年,根在中青年。
2
误区二
膝关节伤后未骨折
能走路就没事
膝关节骨关节炎与患者年轻时的关节受伤密切相关。但很多人却误认为膝关节外伤后,只要拍片无骨折,休息几天后肿胀退却,又能走路,就没事了。殊不知,膝关节损伤多会伴有韧带、半月板甚至软骨直接损伤。
研究显示,膝关节韧带或半月板损伤10到15年后几乎所有病人都会患上膝关节骨关节炎,其中,膝关节前十字韧带损伤容易被忽视或漏诊,其后期继发的软骨退步不仅进程快、而且范围广,许多病人接近50岁就不得不施行人工关节置换。
所以,,从预防骨关节炎角度看,膝关节软组织损失应特别重视、及时诊断、尽早治疗。
3
误区三
上下楼梯关节酸痛是正常
许多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病人,早期平地行走并无明显不适,只是觉得上下楼膝关节酸痛,认为这是正常的。其实,很多情况这已经是骨关节炎的早期临床表现了,最早发生的年龄可在35岁到40岁。

随着年龄增加,许多人需要靠手拉扶梯上楼或单腿上楼,甚至出现下蹲站起困难。这种以髌股关节退步为主的膝关节骨关节炎在我国较多见,却容易迷惑病人,因为病人可在以后较长时间内正常平地行走,并且病程进展缓慢。然而,由于这类骨关节炎一旦发展到平地行走也疼痛的程度,常常会导致明显的大腿肌肉萎缩,病人行走无力、常有膝关节打软,甚至会突然摔倒。
所以,需要对上下楼膝关节酸痛加以重视。
4
误区四
运动会加重骨关节炎
所以禁止运动
既然关节过度负重有害,是不是要禁止运动。这种观点是绝对不正确的,或者说,也是骨关节炎治疗的另一大误区。
首先,运动促进人的整体健康,坚持长期锻炼是老年人增强体质、延年益寿的前提,也有助于治疗各种常见内科疾病。

其次,适当膝关节运动也是治疗退行性骨关节炎的自身要求。关节炎不仅导致关节疼痛,也使关节僵硬。运动可有效减缓关节僵硬,维持关节灵活性,同时,锻炼关节周围肌肉、减缓因疾病导致的肢体肌肉萎缩,这些最终会减少骨关节炎患者因关节无力或不协调所致的关节反复损伤和退变加剧。
当然,骨关节炎的运动锻炼需要有专业医护、康复人员指导,锻炼方式和程度要合理,避免关节软骨承受过度应力、关节炎症加剧和诱发关节疼痛。
推荐的不伤害膝关节的运动有:游泳、快走、骑单车、打高尔夫球等。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主动联系后台删除。
本文是张海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