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刘爱华 三甲
刘爱华 主任医师
北京天坛医院 神经外科

经远桡动脉入路治疗基底动脉重度狭窄

1547人已读

经远桡动脉入路治疗基底动脉重度狭窄

作者孙锐*刘健孙瑄刘爱华

单位北京天坛医院

*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


通讯作者刘爱华;关峰协助整理校对

病情简介


患者,男,69岁。
主诉:
言语不利,复视,饮水呛咳2月。
现病史:
患者于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复视,言语不利,饮水呛咳,当时在附近医院住诊断为脑梗死,脑血管造影示基底动脉狭窄,药物治疗明显好转,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发病以来,上述症状反复发作多次,有眩晕,恶心,呕吐。
既往史:
9年前因意识障碍及言语不利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脑梗死,住院治疗好转出院。
体格检查:
步态不稳。
辅助检查:
脑血管相关检查
2021.03.26 院外,MRA,DSA: 基底动脉显著狭窄。


术前诊断:

1.基底动脉中段重度狭窄

2.脑梗死

术前用药:

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 qd(长期)

氯吡咯雷片 75 mg qd(1月)

阿托伐他汀钙片 20 mg qd(长期)

手术方案:

造影明确诊断及解剖关系,必要时血管成形

手术指征:

基底动脉狭窄,脑梗死,低灌注

手术风险:

动脉夹层、血管闭塞,穿支闭塞

斑块脱落导致栓塞事件

急性、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

术后残留狭窄

高灌注,脑出血等

手术过程:

经远桡动脉入路

微信图片_20210424132138.jpg


经右侧腋动脉→锁骨下动脉→右侧椎动脉

微信图片_20210424132201.jpg

基底动脉中段重度狭窄

微信图片_20210424132229.jpg

赛诺1.5mm×15mm球扩后残余狭窄明显

微信图片_20210424132258.jpg微信图片_20210424132302.jpg


赛诺2.0mm×15mm球扩后狭窄明显改善

微信图片_20210424132333.jpg微信图片_20210424132338.jpg

5分钟后造影观察

微信图片_20210424132414.jpg微信图片_20210424132419.jpg

撤鞘,包扎,弹力绷带压迫

所用材料
6F桡动脉鞘
6F导引导管
Synchro微导丝(0.014in×300cm)
赛诺球囊(1.5mm×15mm)
Gateway球囊(2.0mm×15mm)

术者思考:

2017 年 Kiemeneij 等首次报道经左侧鼻烟窝部远端桡动脉入路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临床研究后,经远端桡动脉穿刺入路逐渐备受关注。之后的一些临床观察也发现其有较好的患者体验、相对短的术后压迫时间,明显降低桡动脉闭塞发生率等特点,越来越多的冠状动脉诊疗中心开始在冠状动脉介入时选择经远端桡动脉入路(dTRA)。鉴于此,脑血管介入治疗也开始选择经远端桡动脉入路。

桡动脉解剖相关知识:常规桡动脉穿刺位于腕曲侧横纹近端2-3cm处,其近端分为掌侧掌浅支动脉及背侧走形的远端桡动脉。掌浅支与尺动脉分支形成掌浅弓,远端桡动脉与尺动脉分支形成掌深弓。远端桡动脉穿刺最佳部位为“鼻烟壶区”此部位寻找很简单,充分伸展拇指,在母长伸肌腱及母短伸肌腱与伸肌支持带形成一凹,即“鼻烟壶区”。此区远端桡动脉相对粗大固定,且位于拇指动脉近心端,即使出现桡动脉闭塞并发症亦不会影响拇指的供血。

什么情况选择
1、常规桡动脉穿刺处失败时(痉挛、血肿等)。
2、需穿刺左侧桡动脉途径时。
常规泰尔茂鞘管6F在大部分人均可使用,但因桡动脉越来越细,部分女性患者可能困难。需要注意的是,当进导丝及鞘管时因为远端桡动脉存在固定迂曲,可能有些推送困难,建议透视下温柔操作,适当的将患者手腕翻转有助于器械进入。另外,尝试应用两种7F薄鞘(6F外径7F内腔鞘管)在同一患者尝试中均可,不过需要积累经验。

因为远端桡动脉表浅,轻轻压迫即可,根据应用肝素量可适当增加时间,很多中心的经验为3小时,可根据情况增减。因为没有腕部压迫,很少有患者出现手掌青紫情况,甚至可以自行轻轻加力压迫。与常规穿刺部位相比,经远端桡动脉入路行介入治疗具有更微创、安全、简便、有效、操作可重复性强、术后临床护理方便、患者恢复快、舒适度高、并发症少的优势。手术部位这一小小的变化,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医学理念的进步,有很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capture_20210225142329932.bmp





刘爱华
刘爱华 主任医师
北京天坛医院 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