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服社交焦虑
克服社交焦虑
测测你的社交焦虑程度——社交焦虑自测试题:
1.必须和有权威的人,比如说老师和老板对话的时候,我就会感到紧张;
2.和别人进行眼神接触对我来说有困难;
3.必须谈论自己或者自己的感受时我会紧张;
4.我发现很难和同事融洽相处;
5.和别人单独相处时我会紧张;
6.我担心表达自己的观点会让自己显得很愚蠢;
7.到店里退货让我感到焦虑;
8.我发现自己很难对别人的观点提出异议;
9.我总是担心自己在社交场合不知道该说什么;
10.我和不熟悉的人交往时会很紧张;
11.我总觉得自己在和他人沟通时会说一些令人尴尬的话;
12.在一群人中我会担心被忽视;
13.我不确定是否要和一个仅仅算得上认识的人打招呼;
14.如果别人能听到我打电话,我就会不自在;
15.在公众场所吃饭或喝酒我会感到尴尬或焦虑;
16.在公众面前表演、演奏或演讲让我感到焦虑;
17.当别人看着我做事时我会感到不自在;
18.打电话、发邮件或发短信给不太熟悉的人时我会焦虑;
19.在课堂上或会议上发言时有困难;
20.上公共厕所让我感到焦虑和害羞;
21.我很难与吸引我的人自如地交谈;
22.考试让我焦虑;
23.我在主持聚会或活动时会感到压力、会焦虑;
24.我发现自己很难拒绝推销员或律师;
25.我不喜欢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回答每一题:YES(是)的/NO(否)。
小时候我也是有过比较严重的社交恐惧,走在路上觉得别人都在看我,浑身不自在,没有自信,会对别人投来目光很恐惧,别人一看我我就觉得自己是不是哪里有问题,衣服搭配错了还是怎么了?其实在那之前我和别的小伙伴玩得都很好,一点也不害羞,估计是某些同学骂我、一些打击我自信的事情,让我怀疑自己的存在,给我留下了心理阴影,从而产生了这个恐惧。
但是直到初中三年级我才正视这个问题,那时候有一节英语课(我英语那时候是垫底的),老师问了一个问题说我们班害羞的同学是谁?我以为同学们会指向另一个男生,我觉得他比我可害羞多了,结果几乎全班都喊着我的名字,然后我就蒙了,太打击了,没想到我在别人别人眼里是这么个形象,那时我才开始仔细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个恐惧,想要改变自己的这种状态,我在报纸,书和网络上找资料,结论是我太注意别人对我自己的看法了,几乎是活在别人的评论里,别人对我不经意的评头论足都会使我深刻的反思自己的行为和三观,而根本的原因是我不喜欢我自己,不能接受自己的一切。
社交恐惧——社交恐惧怎么办?
痛苦的经历,难言之隐,一段时间之后,我开始努力尝试别管别人的目光,然后我发现根本没人怎么注意我,走在路上人家谁有空理你啊,只是瞟你或瞥一眼而已,你也没那么重要,也没那么特别,没有那么多观众,之后我就释然了很多,正常了很多,别人看我我会装作没看到继续走,那个看我的人也跟看见空气一样无视我。比较后我发现,别人之所以看我,是因为我走在路上总在注意有没有人看我,目光偷偷扫着别人的脸,别人注意到了,自然会看你一眼。
不能接纳自己这个原因时我才发现的,所以当在婚宴之类的有很多陌生亲戚的聚会上时,我还是会很不自在,因为在这种场合,晚辈会成为冥冥中的一个焦点,你的表现意味着你家的家教,你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这些亲戚评价你家的标准,人家表面上虽然不说,一回家就开始评头论足,谁谁谁家的孩子太没教养了,谁谁的儿子怎么找了个这么难看的媳妇等等。再加上我又是慢热型的人,跟这些亲戚相处自然相当的不爽。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完全认可自己,包括自己的缺点和失败,要你自己知道你是没有什么可见不得人的事,要活得坦坦荡荡,真正的完全的爱自己,接受自己的缺陷和缺点,才能有自信,才不会怕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不然你见到陌生人还是会联想到自己的缺点,想方设法的要隐藏这个“见不得人”的缺点,然后就畏畏缩缩的不敢与人交流。
实际上,多达40%的人认为自己不擅长人际交往,并且会对社交活动产生焦虑感。社交焦虑已成为新时代的普遍现象,也是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心理问题。而本书作者埃伦·亨德里克森博士在多年前也患有严重的社交焦虑,并且让她对这个课题产生了浓厚兴趣。之后,她持续在攻克社交焦虑障碍这个方向上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
在这本书中,埃伦博士将其前沿的研究成果与真实案例结合在一起,以幽默的笔触,带领读者发掘社交焦虑障碍产生的根源以及焦虑持续存在的原因,她提出了有关社交焦虑障碍的6大陷阱:
“我必须时刻监控自己和自己的焦虑”
“我的感觉就是我真实的模样”
“人们都会评判我”
“我必须表现得很完美”
“我的社交能力很差”
“喝酒能让我放松”
埃伦博士认为,正是这些错误的观念导致我们不自信、焦虑或恐惧。她在书中给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技巧与方法来锻炼大脑,让大脑产生新的连接,从而帮助我们平息内心的自我评判,轻松地战胜社交焦虑,重拾自信,拥有正常、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
接下来,心理研究者再测试他们记住哪些词,这就是很简单的心理学的实验。你就会发现,凡是要演讲的那一组的人,他们脑海当中记到的更多是更加负面的词汇,就是那些糟糕、紧张、痛苦、压力、不自信这样的词汇,而那些阳光的、积极的词汇就很容易被过滤掉。这就是焦虑带给我们的感觉。
你要想知道你对什么东西最敏感、最容易产生这样的自我内在评判,你完成这样一个句子就好了:
当我______(感到焦虑的社交场合)时,很明显我______(内在评判指出我的问题)。
焦虑的时候如果你选择逃避,直接就到放松的状态,这个是很容易做到的。比如说,立刻钻去洗碗了,或者立刻去看手机了,跑到阳台上一个人喝酒去了……不跟别人说话,你很容易从抓狂直接进入到放松的情绪。
但你知道代价是什么呢?
代价就是下一次你还得这样。然后你会错失很多社交的机会,因为你永远都是直接逃避到这儿了。但是如果你愿意坚持一下,在这个抓狂的时候勇敢并且坚持住,别走,跟他们聊一会儿,然后你发现你会逐渐地放松。
总之,在克服社交恐惧这件事上,最重要的事情竟然是善良。
当我们自己保持善良,保持温暖,更加愿意主动地改变我们自己,有一个终身成长的心态,克服社交焦虑这件事情就会成为对你人生最大的帮助之一。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