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胰腺良性肿瘤会癌变吗?是否需要手术切除?
在医学上,将具有侵袭性、转移性等特点的肿瘤称为恶性肿瘤。没有侵袭性、转移性的肿瘤称为良性肿瘤。当然,对患者而言,更容易理解的是,恶性肿瘤生存预后差,良性肿瘤生存预后好。胰腺癌就是预后非常差的恶性肿瘤,被称为“癌中之王”,也是导致大家非常害怕胰腺肿瘤的原因。实际上,胰腺上发生的肿瘤,除了恶名昭著的胰腺癌外,还有很多良性肿瘤,只不过这些良性肿瘤相对比较少见,又没有明显的症状,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
胰腺虽然器官不大,但是功能丰富、结构复杂,有外分泌功能和内分泌功能。外分泌功能是指分泌胰液,从胰管排向肠道,用来消化食物。内分泌功能是指分泌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用来调控血糖等。所以不同的细胞来源以及发生部位,使胰腺上发生的肿瘤类型很多,不容易被患者理解。胰腺良性肿瘤主要包括浆液性囊腺瘤、粘液性囊腺瘤、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IPMN)等。由于其均不同程度地含有囊性成分,因此。又被统称为“胰腺囊性肿瘤”。
胰腺囊性肿瘤不可能通过药物消除,但也不是每个胰腺囊性肿瘤患者都需要做手术。我们应根据以下几点考虑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手术评估:第一点,看病灶是否有恶变症状或恶变风险,恶变的高危风险包括:肿瘤标志物如糖类抗原(CA199)的升高,囊肿的细微结构中有附壁结节的强化,肿瘤直径大于3cm,短时间内肿瘤突然增大,同时伴有胰管、尤其是主胰管的扩张等。第二点,我们在考虑胰腺囊性肿瘤手术时,也要兼顾患者的个人因素。首先,要考虑患者的年龄。胰腺囊性肿瘤是一类良性起病、发展缓慢、有潜在恶变可能的疾病,它的风险在于若干年后可能出现恶变。所以对于高龄的患者,我们一般会选择比较保守的方案,因为手术风险对高龄患者来讲可能问题更大。对于年轻患者,我们推荐采用积极的治疗手段,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潜在恶变风险会增高,对于年轻患者来说手术是有意义的,患者也能从中获益。
其次,要考虑囊肿部位。胰腺手术比较复杂,不同囊肿部位的手术方式不同。一般来说,病变越靠近尾部,手术的创伤、代价都相对较小,安全性也比较高。对于这类病变我们可以选择比较积极的治疗手段。而病变靠近胰头,尤其是要做胰十二指肠大范围切除的患者,手术风险大,代价和创伤也大。对于这类患者,我们需要兼顾恶变风险与手术代价,在两者之间取一个平衡。所以建议患者前往正规、有经验的胰腺中心去就诊,以接受合适的治疗策略。
PS:更多胰腺肿瘤相关问题,可在好大夫网上诊室与我沟通!
本文是徐晓武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