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动脉瓣狭窄和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
什么是主动脉瓣狭窄?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65岁以上年龄段人群中,主动脉瓣狭窄的患病率高达3~7% 患者出现典型临床症状后,如未接受积极治疗,两年生存率仅50%,五年生存率不足20%。
约1/3的患者,由于外科手术禁忌或风险过高,而药物治疗和球囊扩张疗效有限,实际上处于“无法可医“的状态,TAVR的出现让这些患者看到了生存的希望。
主动脉瓣狭窄的危害
心脏的结构像一栋两层楼的四间房子,上面的两个“房间”叫心房,下面的两个“房间”叫心室。
左心室把血液送达全身各处时要经过一扇“门”--主动脉瓣,一旦这扇门打开有困难(主动脉瓣狭窄),全身各处都将无法得到充足的血液,患者将会出现胸闷、气急等不舒服的表现,严重的话可出现昏倒,许多患者可在无征兆的情况下发生死亡即猝死;另外,由于“门”打开有困难,左心室就拼命的加足马力工作,长年累月,积劳成疾,左心室就会出现衰竭。
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一旦出现症状,若不及时治疗,1年的死亡率超过50%。
TAVR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
TAVR是近年来医学领域的重大突破,已被证实是安全有效的,为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式,患者不需要开胸,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患者恢复快,术后2-3天就可以恢复正常生活状态。
什么是TAVR
TAVR是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的英文缩写(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是一种通过微创介入导管植入人工瓣膜,治疗主动脉瓣狭窄的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成为不能耐受手术的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生存希望。
TAVR手术过程
1、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全身麻醉或者局部麻醉进行手术
2、切开皮肤,穿刺血管,置入特制的导管
3、通过导管将人工瓣膜送入人体本身心脏瓣膜的位置,释放后,人工瓣膜将开始工作
4、最后移除导管,缝合皮肤上的切口,手术结束
TAVR在中国
自从2010年中国自主完成首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以来,到目前为止中国接受TAVR手术的患者已经超过10000人次,这个数字每天都在更新,并且不断地创造新的记录,TAVR对中国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也已得到国内临床数据证明。
TAVR在全球
TAVR在全世界超过65个国家开展,全球累计植入40余万例。
本文是李超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