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韦严 三甲
韦严 主任医师
上海市五官科医院 小儿眼科与斜弱视学科

近视防控Part I(框架眼镜) -----最新循证医学研究结果的启示

1984人已读


近视防控是近年研究的热点重点问题我国13亿人口,近视患者多达6亿,占中国总人口数量的一半,我国青少年近视发病率也高居世界第一。预计到2050年,全世界会有47.6亿近视人口,其中10%为高度近视,是低视力和盲的主要原因。因此,亟需有效的治疗方式防控近视的进展。

近视防控方式包括有眼镜角膜接触镜和药物近视防控的光学手段眼镜和角膜接触镜设计主要基于两个理论,一是调节理论,即通过降低眼部的调节负担起到延缓近视增长的作用,如近视欠矫的框架镜、渐进多焦点镜片、双光框架镜或双光软镜等;二是离焦理论,在配戴框架镜时中央区的物像成像在视网膜上,周边物像焦点落在视网膜后方,这种周边视网膜的远视离焦是促进近视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因周边正球镜设计的框架镜DIMS多区正向光学离焦镜片角膜塑形镜OK镜)、多焦软镜就是通过降低周边视网膜的远视离焦,形成近视性离焦,而起到近视防控的作用。近视防控的药物除临床应用广泛的阿托品(非选择性M受体阻断剂)外还包含选择性的M1受体阻断剂西平,睫状肌麻痹剂环戊酮托品卡胺,贝它受体阻滞剂噻吗洛尔,腺苷抑制剂7-甲基黄嘌呤近视防控的多种方式如何来进行选择,每种方式的有效性又如何呢?根据近年的研究进展,借助循证医学证据,我们来逐一分析首先是框架眼镜部分

要明确的是,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患者,有不同的近视防控重点,建立分级的近视防控模式

一、学龄前的儿童:以“防”为主。

学龄前儿童眼球正视化发育尚未完成需积极预防近视的发生尽量推迟近视的发病年龄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每天2小时,每周累计14小时以上的户外时间是有效的预防近视发生的手段。台湾的一项研究发现如果儿童每个课间都能到操场进行户外活动近视发生率会下降50%同时需定期随访远视储备和眼轴长新加坡2019JosRozema2019的研究发现,在近视屈光度发生改变的前一年眼轴长和远视屈光度经历了快速的正视化发育因此监测眼轴长度和远视屈光度变化是很好的近视预警方式提醒我们尽早进行近视防控干预

二、中低度近视的青少年:“控”制近视进展。

青少年时期经历身体的快速发育,学业负担加大,也是近视的快速进展期,是防控的重点、难点。近视防控手段多样其中最简便常用的方式为框架眼镜。框架眼镜部分包含近视欠矫的镜片渐变多焦点眼镜双光眼镜周边正球镜设计的镜片DIMS镜片防蓝光眼镜等

1.近视欠矫镜片

传统观点认为近视不配镜或近视度数配的低一些可能会延缓近视进展的速度3临床研究(Adler 2006; Chung 2002; Koomson 2016)292例受试者完成了该部分临床试验研究结果发现配戴近视欠矫的镜片(欠矫50度到75度)并不能控制近视的发展,反而可能促使近视屈光度增加的更快,因此目前临床并不推荐配戴近视欠矫的镜片但青少年验光配镜仍需在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尤其是对于低龄儿童或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的儿童一定要进行充分的睫状肌麻痹验光去除假性近视成份再配镜治疗

2.渐进多焦点镜

渐进多焦点镜片起初的设计是为了方便中老年有老花眼的患者镜片设计上分为视远区、视近区和中间通过不同区域屈光度的变化降低调节负担,满足视远视近的不同需求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发现该种镜片可能也有减慢青少年近视进展的作用随之开展了一系列临床研究。关于渐进片的临床研究最早始于1999年,这项研究中(Optom Vis Sci 19992年随访期内近视进展减慢0.50D,近附加度数越高控制近视的效果好。但这项研究的样本量较少试验组只有36名儿童后续进行8研究(MIT Study 2001;Edwards 2002; COMET Study 2003; Wang 2005; Hasebe 2008; Yang 2009; COMET2 Study 2011; STAMP Study 2012没有证实这一研究结果。其中较大规模的临床研究为2003年的COMET研究,3年随访期内,近视进展减慢0.20D并且治疗作用主要出现在配戴渐进片的第一年,之后的几年里渐进片组与单光镜组相比控制近视进展的效果并不明显其余几项研究的结果也基本类似,虽然渐进片的效果更好,但与单光镜比,差异并不显著,2年内差异平均0.20D,有统计学意义,但没有临床意义。

COMET1研究中发现,如果进行分组比较,渐进片对于有内隐斜和高调节滞后的患者可能更有帮助,因此在随后的几年里临床医生会为内隐斜和高调节滞后的患者开具渐进片的处方,认为是有作用的。实际上令人遗憾的是,COMET2期临床研究详细探讨了渐进片在内隐斜患者中的作用2011发表的研究结果显示3年随访期内,近视进展仅减慢0.28D,与前续研究结果类似,还是有统计学意义,但并没有临床意义。之后渐进多焦点镜片就逐渐淡出了近视防控的舞台

3.双光镜片

双光镜片控制近视的原理与渐进多焦点镜片类似都是基于调节理论设计的镜片双光镜片又可分为平顶双光圆顶双光和无形双光三种关于双光镜片的临床研究也较多其中2014发表在JAMA Ophthalmology的一篇文献报道的临床效果最好,下加光1.50D联合应用3PD基底朝内的三棱镜会有效减慢近视进展,用三棱镜组效果更近视控制率可达到50%。但是在其余的几项临床研究中(Parssinen 1989; Jensen 1991; Fulk 2002;Cheng2010)2年内近视进展仅减慢0.20D,与渐进多焦点镜片的效果类似,临床应用价值有限

4.周边正球镜设计的镜片

与前面三种镜片不同周边正球镜设计的镜片是基于周边离焦理论设计的降低周边的远视离焦,形成近视性离焦从而达到防控近视的目的第一项关于该镜片的大规模随机对照临床研究Sankaridurg 20102106-16岁患者随机分为4组,配戴三种不同设计的镜片单光镜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三种设计的镜片均没有显著的控制近视进展和眼轴长度的作用。但如果患者的年龄较小,处于6-12岁年龄段,父母一方或双方有近视,配戴第三种设计的镜片可能会受益。因此在之后的研究中Kanda 2018),主要针对低年龄有近视家族史的207患者进行了分析用的Zeiss公司的Myovision镜片与单光镜对比Myovision镜片的设计前项研究第三种镜片设计相同,但是最终的研究结果仍然令人失望,Myovision镜片没有明显的近视控制作用。

5.多区正向光学离焦镜片

另一种基于周边离焦理论设计的镜片是香港理工大学研发的DIMS镜片Defocus Incorporated Multiple SegmentsDIMS)多区正向光学离焦镜片。这种镜片除了中央9mm光学区视远外,旁周边还有接近400个,直径为1.03mm的小透镜,共同组成了+3.50D的近视离焦2020年报道了2年的临床研究结果Lam CSY 2020显示与单光镜组相比配戴DIMS镜片的患者近视屈光度眼轴长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近视进展可减慢4060%DIMS镜片的长期效果如何还期待更多的临床研究数据来证实

6.防蓝光镜片

防蓝光眼镜这几年一直被宣传有缓解眼部疲劳防控近视的作用果真如此吗实际上蓝光并非都是有害的也有一部分有益蓝光可抑制褪黑素分泌保持人体的清醒状态和专注力而且电子视频的蓝光较自然界的蓝光弱了几百倍目前尚无证据表明,防蓝光眼镜能预防近视或延缓近视进展因此在使用电子产品时还是要遵循20-20-20法则即看电子产品20分钟要看20英尺5外至少20这种间断的眼部休息比减少总的用眼时间实际上更有意义而在电子屏幕的选择上越大越远的屏幕对眼睛的伤害也越小孩子在看电视时需距离三米以上的距离且电子屏幕应在视线的略下方

综上所述框架眼镜在近视防控方面的表现差强人意除近来新出的DIMS镜片效果略好外其余几种框架镜有效率均在20-30%之间由于配戴框架眼镜时眼球在镜片后面是不断运动的可能会导致镜片设计的离焦区域或者下加光区域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正如儿童在配戴渐进多焦点镜片或双光镜时很多孩子并不会使用镜片的下半部分视近还是会低下头用视远的光学区域视近并且戴镜后视野会明显缩小这些框架镜设计上的局限性也限制了其在近视防控领域的应用与其相比光学手段的另一方式角膜接触镜如角膜塑形镜或Misight多焦软镜因直接配戴在角膜上所以控制近视的效果会更好一些近视防控的药物治疗也是近年的热点问题角膜接触镜和药物的有效率又有多少有何副作用或不良反应对于不同年龄段不同遗传背景不同基线屈光度和眼轴的孩子如何个性化选择近视防控方式单种方式控制效果不佳时又如何进行联合应用呢?(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韦严医学博士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副主任医师,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眼科博士后,美国密歇根大学访问学者。上海医学会眼科专委会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副组长上海医学会视光专委会委员。从事斜视、视光儿眼科工作1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主持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著近20篇,参编《斜视弱视学》《接触镜验配技术》水平斜视手术规范化操作技术》《眼科学新进展》等6本国家级教材及医学专著,翻译多本英文专业书籍。


韦严
韦严 主任医师
上海市五官科医院 小儿眼科与斜弱视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