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肠癌伴肝转移患者转化治疗后手术切除肝转移达到病理完全缓解一例
基本情况:
患者,男,64岁,体检发现肝内多发占位5天入院,CEA 16.5 ug/L,复查全腹CT发现乙状结肠癌伴周围淋巴结肿大,肠镜检查发现进镜30cm出可见菜花样不规则隆起,占据全周,综合考虑结肠癌伴肝转移。分期:T4NxM1,IV期。
治疗思路:
该患者属于结肠癌晚期,合并肝内多发转移,属于最晚期的阶段。考虑到患者无任何不适症状,体力状况偏好,肠道无梗阻及出血,可以暂时不用处理肠道病变,治疗上给予全身治疗为主,方案选择化疗联合靶向治疗。
治疗经过:
从20年8月20日至9月底,患者行3次化疗及靶向,期间出现骨髓重度抑制,乏力,纳差等副反应。复查CT提示肝内转移灶缩小。
为进一步控制肝内病灶,加用TACE局部治疗,并联合免疫治疗,副反应小。2020年12月16日复查肠镜提示肠内病灶基本消失,但狭窄存在,内镜无法通过。12月31日行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胆囊切除术,术中见肝表面仍可见多处白色点状转移灶。术后病理提示:瘤床大小1.6*1*0.5cm,经全部取材后见少量腺癌残留,淋巴结14颗均未见癌细胞。
治疗思路:
经过第一阶段的全身治疗,成功将原发灶及肝转移灶控制,但化疗及靶向治疗存在局限性,将原发灶完全消灭的可能性不大,所以此时积极行原发灶的手术切除,一方面解除患者心理负担,增加后续治疗信心;另一方面避免原发灶在后续治疗中的耐药及肿瘤的反弹。第二阶段的治疗就可以专攻肝转移灶。
治疗经过:
2021年1月至3月 继续免疫及化疗,同时密切关注肝转移灶缩小情况。21年3月3日行肝转移瘤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送检肝组织4块,镜下见纤维化玻璃样变,局灶钙盐沉积,未见癌细胞。至此,从20年8月至21年3月,经过7个月的治疗,成功地将一名最晚期的结肠癌患者治愈。
后续治疗思路:
虽然患者肿瘤得以完全消灭,但仍不能掉以轻心,后续继续口服化疗及免疫治疗辅助治疗半年,同时密切复查随访,每2个月复查磁共振,4月15日复查肝脏磁共振,肝内一切良好,没有一点病灶残留。
治疗总结:如此晚期的结肠癌肝转移患者,经过一系列综合治疗,取得这么好的效果实属不易。治疗期间要根据患者的治疗效果反应及体力状态随时调整治疗方案,要随机应变,相时而动,看似简单的一个治疗决定,背后都有着深思熟虑的综合评估判断。肿瘤的治疗犹如敌我双方交战,作为医生,要像将军一样,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最后,也感谢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及对治疗的高度配合,这也是前提基础。
本文是王珂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