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志远_好大夫在线
1届年度好大夫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胃息肉的全面解读

发表者:邱志远 人已读

一、什么是胃息肉

胃黏膜局限性良性隆起病变,是突出于胃黏膜表面的良性隆起性病变,表面常较光滑。


二、分类

1、腺瘤性息肉

约占胃息肉的10%~25%,癌变率高,可达30-58.3%,尤其瘤体较大(>2cm的广基息肉)、绒毛状腺瘤、伴异型增生者恶变率更高。

2、增生性息肉

大部分胃息肉属于这一种,一般不会癌变,但是可能会带来消化道症状;有大约0.4-1.76%的癌变几率。根除幽门螺杆菌后,大约40%的会完全消退。

3、胃底腺息肉

胃底腺息肉又叫Elster囊肿,分散发性和家族性两种。前者可能和长期用“质子泵抑制剂”有关,是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标志之一,异型增生灶发生率<1%,基本不会癌变。后者大约25-41%会发生不典型增生,所以癌变率较高。两者在内镜下难以区别。

4、特殊的胃息肉(比较少见)

错构瘤性息肉,:多发于胃窦,常为单发,无恶变倾向。

异位性息肉:多为良性。

家族性息肉病:胃部的多发于胃窦,约5%为腺瘤性;约50-90%的患者存在于十二指肠腺瘤和壶腹部腺瘤,多为恶性。

三、长了胃息肉,你未必感觉得到

其实很多人长了息肉根本不知道,因为大多没有任何症状,只是在偶然胃镜检查时发现。

有的可出现上腹部轻微疼痛或不适、恶心、厌食、消化不良、体重下降及慢性腹泻等症状。

如果息肉表面糜烂、溃疡,可以发生间歇性或持续性出血。

较大的息肉可以阻塞于幽门或息肉样胃窦黏膜滑入十二指肠,则可以出现幽门梗阻症状。

四、只有部分腺瘤性息肉才会癌变

胃息肉的绝大部分是良性的,可以和你相伴终生。只有腺瘤性息肉,才会癌变,而且也不是100%。胃息肉发生癌变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息肉的大小、类型、形态、数目、部位、上皮间变程度、年龄以及地区和种族等:

1、息肉的大小:息肉越大,癌变率越高。

直径小于1.0 cm的有蒂息肉癌变率小于1%;

直径在1-2cm者癌变率通常为10%;

直径大于2cm的癌变率通常为50%。

2、息肉的组织学类型:

腺瘤性息肉癌变率高,其中管状腺瘤的癌变率为1-5%,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最高约为10-60%,而混合性息肉癌变率则介于两者之间。

3、息肉的形态:

有蒂息肉癌变率较低而无蒂息肉癌变率高。息肉表面光整者癌变率小于5%,呈乳头状者约近35%,呈菜花状或分叶状者约为50%。无蒂息肉如表面不光整且呈中凹花坛状易癌变。

4、息肉的部位:胃息肉的多发部位是胃窦约占65%,其次为胃体部约占20%。年龄越大息肉发生机会越多癌变率越高;腺瘤存在的时间越长,癌变的危险性越大。

5、多发性息肉的恶变率比单个息肉高。

6、增生性息肉极少恶变

所以,胃息肉一经发现,必须取活检,以证实息肉是腺瘤性息肉还是增生性息肉,如果是腺瘤性息肉,原则上需要切除治疗,以绝后患;如果是增生性息肉,依据病因,采取相应措施。

五、为什么会长胃息肉?

尽管息肉发生的原因并不十分清楚,但一般认为与以下这些因素有关:

1.遗传:

2.幽门螺杆菌感染:

3.胆汁反流:

4.抑酸药:长期服用抑酸药可导致高胃泌素血症,可促进胃腺体囊状扩张,形成胃息肉;胃底腺息肉多与服用该药密切相关,部分该类患者停用抑酸药后胃底腺息肉可消失;

5.吸烟:吸烟可能会增加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烟烟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可结合DNA,干扰细胞复制,影响DNA修复,使胃黏膜发生不可逆转的基因改变,促进息肉的形成;

6.饮酒:

7.某些食物:肉类(红肉)、腌制食物、油炸食物,较少进食蔬菜类,高脂血症、肥胖等会增加罹患胃息肉的风险。

8.年龄性别:老年人比青年人、男性比女性更易罹患胃息肉。

六、如何治疗

1、内镜治疗:经内镜切除是胃息肉治疗的首选方法。

2、内镜治疗方法

高频电凝切除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高频电流产生的热效应使组织凝固、坏死而达到切除息肉的目的。

微波灼除法:

激光法:多用于宽蒂或无蒂息肉的治疗。

尼龙丝及橡皮圈结扎法:通过结扎息肉根部,使其缺血坏死,达到治疗目的。

氩离子凝固术

对于较大的息肉也可采取内镜下EMR或ESD切除。

3、手术治疗

主要用于内镜下无法保证切除彻底,或者已经发生浸润性恶变者。

七、胃息肉术后注意事项

做完息肉手术之后,要注意根据个人的体质和息肉手术的大小来确定情况。如果在做完息肉手术之后,创面比较大,要注意禁止进食,通过静脉输液补充营养,在3天之内不要吃食物,3天之后没有出现明显出血或者肚子疼痛的情况,才可以适当的吃一些流食,或者是半流质饮食,适量的进行增强营养,但不要暴饮暴食。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1-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