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护嗓音,合理用声
随着社会交流日益频繁以及环境污染的加重,嗓音疾病逐渐增多,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故对人们嗓音及发声器官的保护越来越重要。
嗓音疾病的主要症状有声音嘶哑、异物感、咽喉肿痛、干燥、痒感及咳嗽、咳痰等,当人们出现此类症状时,有些人会应用胖大海、金银花泡水喝,或是用些含片等。虽然用完后嗓子可能会舒服些,但治标不治本。大家如果遇到嗓子不舒服,最好还是到医院做个喉镜检查,明确诊治。

常见嗓音疾病可分为功能性、器质性及神经性、精神心理性。
一、功能性嗓音疾病
1、室带性发音障碍
由于长期的大声讲话、用嗓不当导致的假声带即室带发音,喉镜上可见室带肥厚,可表现为讲话费力易疲劳、声音嘶哑等。治疗主要为嗓音训练。

2、弓形声带
由于喉上神经麻痹、慢性炎症、萎缩性喉炎等,表现为声带呈弓形,导致声门闭合不良,从而出现声音嘶哑等症状。治疗以声带注射填充术为主。
二、器质性嗓音疾病
1、急性喉炎
指喉粘膜及声带的急性炎症,为呼吸道常见急性感染性疾病之一,主要症状为声音嘶哑、喉痛、咳嗽咳痰及发热等,治疗以声休、抗生素治疗为主,可给予雾化吸入。

2、慢性喉炎
指喉部粘膜因一般性病菌感染或用声不当所引起的慢性炎症,常见于嗓音工作者、烟酒嗜好者、急性喉炎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或长期的呼吸道炎症。症状以声音嘶哑为主,伴有咽喉干燥、痰多、刺痛、异物感等不适。治疗应去除病因,纠正不良习惯,声休及雾化吸入,可口服药物治疗。
3、声带小结
慢性喉炎一种,多见于嗓音工作者及儿童男性,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声音嘶哑,或者伴有发音疲劳、讲话费力等,长时间讲话声嘶加重,休声后可缓解。喉镜下可见双侧声带前中1/3交界处呈对称样、灰白色小隆起。较小的或者早期的声带小结可通过口服药物及发音训练治疗,较大的声带小结、嗓音训练效果不佳者可考虑手术切除。

4、声带息肉
可因用声不当、上呼吸道感染、吸烟、内分泌紊乱及变态反应引起,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声音嘶哑,喉镜下息肉多见于声带边缘前中1/3交界处,呈带蒂或广基半透明、灰白、淡红色样新生物。部分小的声带息肉可通过保守治疗、嗓音训练好转,经过这些治疗无效的则可以手术。

5、声带白斑
为癌前病变,声带上皮过度增生或不典型增生,致病原因为长期抽烟、用嗓不当等。主要症状为声音嘶哑,易复发和癌变,治疗以手术为主。

6、声带沟
为一侧或双侧与声带游离缘平行的沟状裂隙或者凹陷,呈现为线样、斑状,深浅、长度不一,可位于声带的全长或部分,以双侧多见,发声时声门闭合不全,常常引起各种程度的发音困难。其病因尚不明确 ,主要有2种学说 :① 先天性发育异常②受潜在的感染(如结核)诱发或外伤、癌肿侵袭致后天获得。治疗方法包括:嗓音训练、声带注射和甲状软骨成形术。

7、喉乳头状瘤
喉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由于病毒感染所致,病程缓慢,主要症状为进行性声音嘶哑,肿瘤长大可堵塞声门引起呼吸困难。治疗以手术为主,较易复发。

8、接触性肉芽肿
可因胃食管返流、喉咽返流、气管插管等原因引起。表现为轻重不等的声音嘶哑,治疗方法包括抗返流治疗及局部激素注射治疗,如效果不佳可考虑手术治疗。

9、恶性肿瘤
喉恶性肿瘤大多为鳞状细胞癌,约占90%,男性多见,可能与吸烟饮酒及空气污染、病毒感染有关,常见的症状有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吞咽障碍、颈部淋巴结肿大等,治疗以手术结合放化疗的综合治疗为主。

10、声带麻痹
可为表现为单侧或者双侧声带麻痹,主要病因包括中枢性、肿瘤性(包括颅底、喉部、甲状腺、胸腔肿瘤等)、手术创伤、外伤性、感染性以及不明原因性等。单侧声带麻痹主要症状为声音嘶哑、讲话费力等,双侧声带麻痹可表现为声音嘶哑、呼吸困难,需予以重视。
11、环杓关节脱位
是一种少见的临床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声音嘶哑、气息声和吞咽困难等。表现为声带活动受限,但支配声带运动的神经没有受损,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是其最常见的病因,喉部钝性损伤、鼻胃管置入等也可导致该病发生。
三、神经性嗓音疾病
1、痉挛性发声障碍
是一种中枢运动神经处理中的病变,一种局灶性肌张力障碍,以嗓音特定活动或目的引发的痉挛为特征,表现为发音时喉部一块或多块肌肉不随意运动引起痉挛样的发音,而患者在唱歌或大笑时可能不会出现功能的影响。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一,最常见于 30 ~50 岁人群,女性多见,主要表现为发音震颤和频发嗓音中断。
2、肌肉紧张性发音障碍
是言语时喉部肌肉运动过强或过弱导致的发声障碍,通常与上呼吸道感染、不适当的高音使用、反流或大量用嗓相关联而出现的问题,多见于老师、商人、话务员等嗓音工作者,有长期的用嗓不当、用嗓过度、吸烟酗酒史,治疗以嗓音训练为主,效果良好。
四、精神心理性发音障碍
1、青春期发音障碍
在青少年期稚气的童音会逐渐消失,女孩变声期13-15岁,声音高而尖细,男孩变声期14-16岁,声音粗而低沉。治疗方法包括心理治疗、嗓音训练和甲状软骨成形术。
2、转换性发声障碍
由于生活和工作的突然的巨大变化,包括换工作、车祸、亲人去世等各种重大的心理创伤,均可导致发声障碍,治疗上以心理治疗为主,可辅助嗓音训练。
护嗓须知
不宜熬夜,经常晚睡易增加咽喉不适感。
二、多喝水,缓解咽喉不适。
三、注意休声,避免大声说话,尖叫,避免过度用嗓。
四、用鼻子呼吸,避免张口呼吸,长期干燥的冷空气刺激继而引发慢性咽喉炎。
五、上呼吸道感染时避免过度用声。
六、不要在月经期或变声期过度用嗓子。
一旦出现了声音嘶哑,请及时至专科门诊就诊,进行喉镜检查及嗓音评估,针对不同的病因给予相应的处理。治疗方式根据病变性质及范围的不同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嗓音康复治疗。
本文是段晓辉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