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王欢 三甲
王欢 主治医师
上海市五官科医院 耳鼻喉科

鼻出血科普

2176人已读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症之一。鼻出血会让一部分患者觉得比较可怕担心,但鼻出血很少会有生命危险。在门急诊我们常常看到患者仰着头鼻孔塞着棉花前来就诊,很多人认为这样可以止血,其实这些做法是错误的!鼻孔塞棉花并不能有效地压迫出血部位,并且有可能进一步擦伤局部鼻腔黏膜小血管。仰着头会导致鼻血往后倒流至咽喉部,误咽进入胃内引起胃肠道不适;出血量较多时可能导致患者呛咳,血液流入气管和肺内,进而继发支气管肺炎,甚至有直接导致患者窒息的危险。

流鼻血有哪些原因呢(鼻黏膜炎症?鼻内血管瘤?全身疾病?)

鼻出血的原因分为局部原因和全身原因两大类。

1.局部原因 出血通常限于一侧,并且多发生于鼻腔前段。鼻腔黏膜含有非常丰富的毛细血管,尤其是鼻中隔前下方有丰富的血管丛,叫“利特氏区”,也称做“易出血区”。儿童鼻出血通常位于这个区域。空气流动经过鼻腔时会导致鼻腔黏膜干燥,特别是秋冬季空气干燥以及室内供暖后,毛细血管受到刺激后非常容易破裂出血。过敏及其他因素导致的鼻腔炎症也会造成鼻黏膜充血、糜烂,容易流血。临床上我们观察到很多鼻出血的儿童伴有过敏性鼻炎,因为这些孩子由于患有过敏性鼻炎引起的鼻痒而习惯挖鼻孔,擦伤鼻黏膜易出血区引起鼻出血。所以治疗好鼻炎,也可以预防流鼻血。此外鼻中隔偏曲也是鼻出血的常见原因,因为偏曲处黏膜较薄,气流摩擦力大,黏膜血管反复受气流摩擦容易破裂出血。还有一类鼻出血的常见原因当属鼻腔的良性血管瘤。外伤、鼻部其他肿瘤以及鼻腔异物也是局部鼻出血的高发因素。

2.全身原因 鼻出血还可以是某些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最常见的是中老年人可能会患有全身性的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在血压波动和外界刺激的情况下容易出血,并且由于动脉硬化血管收缩力较差,鼻出血自行止住较难。其它全身性因素还包括:长期服用抗凝药,凝血功能不良;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白血病、毛细血管扩张症等;急性发热性传染病如流感、猩红热等;以及维生素缺乏等疾病。

如何应对常出鼻血?

  1. 1. 首先要保持冷静,过度紧张会使血压升高,导致出血量增加。

  2. 2. 坐位,身体略向前倾,稍微低头,避免出血时仰着头,血液返流进咽喉,甚至呛入气管。

  3. 3. 鼻中隔“利特氏区”是最常见的出血部位,用拇指和食指按压鼻翼至少10分钟,通过指压可以压迫可能的出血血管,减少出血。同时计时确保没有提前松开按压。

  4. 4. 可以冷敷额部和颈部,通过冷敷收缩血管,减缓出血。

如果采取上述初步处理措施后,鼻出血仍然难以有效控制或者短期内频繁发生鼻出血,特别是老年人突然大量鼻出血,就需要前往耳鼻喉科门急诊就诊。

专科医生的止血方法是什么呢?

门诊就诊时,专科医生首先会评估患者出血量,并且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包括测量血压等。

此外,最重要的检查环节是采用鼻内窥镜对鼻腔进行专科检查,寻找可疑的出血部位,并且还会检查患者的血常规、凝血功能,判断有无潜在的凝血功能障碍导致的出血。

对患者出血情况进行分析后,门急诊医生通常采取的止血方法包括填塞和烧灼。填塞是通过前鼻孔填塞压迫材料对出血部位进行短期压迫,相对操作简便,但患者舒适度稍差;烧灼可以在鼻内窥镜的照明下,应用激光、微波或双极电凝等方式封闭出血区域的受损血管或鼻腔血管瘤。对于全身因素所致的鼻出血,还会建议患者前往治疗原发病。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鼻出血?

  1. 1. 因营养缺乏所致的鼻出血,需要补充维生素;

  2. 2. 积极治疗鼻腔炎症性疾病,积极控制血压;

  3. 3. 修建儿童指甲,避免反复挖鼻子损伤鼻黏膜;

  4. 4. 在秋冬季空气干燥的季节,室内使用加湿器;

  5. 5. 采用金霉素或红霉素眼膏涂在鼻腔前端黏膜表面,有助于预防前端鼻出血。


王欢
王欢 主治医师
上海市五官科医院 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