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电视打游戏目不转睛,怎么会是注意力缺陷呢?
门诊遇到不少家长对“注意力缺陷”这个诊断提出质疑:我的孩子看电视、打游戏的时候目不转睛,怎么可能有注意力的问题。
首先,要认知“注意力”。
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是伴随着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的心理特征。
注意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有选择地反映一些现象而离开其余对象,它通常表现为对出现在同一时间的许多刺激的选择。
二是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对象上的强度,通常表现为对干扰刺激的抑制。由于注意,人类才可以集中精力去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深入地思考一定的问题,而不被其他事物所干扰。
然而,因为遗传性和神经中枢的发育程度差异,注意力也有所差异,不同孩子的表现就会不完全一样。
注意分为两种: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无意注意是一种自然而然发生的、不需要做任何意志上的努力的注意。比如,孩子们正在上课,忽然一个人推门进来,大家都不由自主地转过头去看他,这就是无意注意。一般,强度大的、对比鲜明的、突然出现的、新颖的刺激等就很容易引起我们的无意注意。而家长们反应的目不转睛地看电视和打游戏同样是属于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则恰恰相反,它是一种有自觉的目的,需要做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比如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尽管周围有喧哗声,仍能克制自己,不去注意吵闹声,专心做作业,这个过程中的注意就是有意注意。
注意力有问题或者缺陷的儿童主要表现为有意注意功能较差,难以根据一定的任务和要求,自觉地把注意力集中在某项活动或任务上。另一方面,又表现出无意注意相对亢进,非常容易被外界任何细小变化所吸引,将注意力转向无关事物。比如,家长反应孩子上课时候不能专心听讲,东张西望,因而对老师的讲解和布置的作业听不清楚;做作业的时候常遗漏、出错、丢三落四等。他们往往也明知应该专心听讲,却控制不住自己,导致学习成绩不佳。
注意集中的时间随着年龄逐步增长,年龄越小,注意力时间越短。注意集中的时间越长,注意越稳定。在一般情况下,3-12岁儿童注意集中性和稳定性平均时间为:
注意稳定性不足表现为多动、坐不住等,必须要不断地提醒或协助才能完成学习任务。对于一个小学生,如果注意稳定时间小于20分钟,就无法全面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导致做作业 的时候难度增加,长此以往,最终导致学习困难。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诊断标准中关于“注意缺陷”的症状描述如下:
a) 常常无法专注于细节,或在做学校功课、家庭作业及进行其他活动时,常因为粗心大意而犯错。
b) 常常无法长时间专注于所做的事情或游戏上。
c) 别人对他说话时,似乎常常不专心听。
d) 常常不完全按他人的指示行事,并且不把自己的学校功课、其他事情或工作义务完整做完(不是因为叛逆行为或理解力不足的缘故)。
e) 常常无法有系统地做事情和活动。
f) 常常逃避、厌恶,或心不甘情不愿地执行需要持续花费心神的任务(如在课堂上或做家庭作业时)。
g) 常常遗忘做事情或活动所需的工具(例如玩具、作业本、书或文具用品)。
h) 常常因为外在事物而分心。
i) 日常生活中老是忘东忘西。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符合上述至少4-6条症状,就应该及时带到专科医院进行科学的评估和诊断,以免耽误治疗。
本文是金志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