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玉琴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
内科
中医称“堂”的由来
3922人已读
古往今来,我国许多医者,多把自己的药铺、药店以“堂”相称,以“堂”为荣,如“天益堂”“同仁堂”“济益堂”等。据史料记载,这“堂”字之称,是从我国古代医圣张仲景时期兴起的。
张仲景,名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南阳邓州市囊东镇)人,他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后拜同郡名医张伯祖为师,潜心钻研,医术迅速超群,深受平民百姓爱戴。
相传汉献帝建安中期,张仲景任长沙太守。那时,当地伤寒流行,百姓死亡者甚多。张仲景为拯救百姓,常常是在公堂上,边断官司边行医,忙里偷闲给穷苦百姓切脉开方,分文不收。他常在自己的名字前冠以“坐堂医生”4个字。
后来,张仲景弃官行医,走街串巷,深入民间为百姓治病,广泛搜集单方、验方草药等,著书立说,为弘扬祖国医学做出了重大贡献。后人为纪念、弘扬他的高尚医德,便将坐在药铺里给人看病的医生,统称为“坐堂医生”。
摘自:“医药卫生报”
本文是郭玉琴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