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丽敏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论文精选

慢性瘙痒

发表者:窦丽敏 人已读

瘙痒是医学上一个常见的症状,很多患者因此而就诊。基于人群的研究表明,普通人一生中,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人至少患有一次慢性瘙痒,12个月的发病率为7%。在患者中,其发生率要高得多,这取决于潜在的病因,血液透析患者的发病率25%,荨麻疹和特应性皮炎等皮肤病的发生率几乎100%。

瘙痒可能是皮肤病或非皮肤病的结果。尤其是在没有皮肤表现的患者中,瘙痒可能是由全身性、神经性或精神性疾病引起的,也可能是药物的副作用。在许多病例中,慢性瘙痒可能是多因素引起的。瘙痒需要精确的诊断检查。慢性瘙痒的治疗包括基础疾病的治疗和局部治疗方式,包括对症止痒治疗、紫外线光疗和全身治疗。慢性瘙痒的治疗需要有针对性、多模式,并在需要跨学科方法的逐步程序中进行。

1.撰写本指南的挑战

慢性瘙痒(CP)是普通人群和许多皮肤和全身疾病的常见症状(1)。由于它的严重性和它经常难以治疗的事实,它导致高负担和损害生活质量。该指南涉及慢性痒疹的所有病因和类型。在其早期阶段,CP被认为是潜在疾病的症状。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CP可能会发展出自己的规律,不再与潜在疾病的病程相关联。尽管潜在病因多种多样,但不同的CP患者报告的严重程度、病程和负担相似,这一观察结果支持了CP需要独立考虑的观点。然而,该指南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所有类型CP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然而,由于潜在疾病的多样性,每种形式的CP也应单独考虑。研究表明,对某些类型的CP进行早期干预可能会导致显著的改善[例如,用(JAK)抑制剂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相关的水源性瘙痒]。尽管如此,详细研究不同类型慢性胰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仍然严重缺乏,这可以用这个症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来解释,如瘙痒的多因素病因以及缺乏明确的结果测量、生物标志物和治疗目标。更复杂的是,针对某些类型的瘙痒存在随机对照试验,但结果相互矛盾。然而,已经提出了改善医疗保健的新疗法,并在本指南中进行了总结。还提供了专家建议。此外,如果检测到潜在原因,应参考疾病特异性指南[例如特应性皮炎(AD)(2–5)],荨麻疹(6)、疥疮(7)、成人姑息治疗。许多国家的卫生保健系统及其社会经济状况随着财政资源的不断减少而增加了对准则的需求。这些建议是基于参与国的共识,同时也考虑到适应具体国家的治疗模式和保健结构。此外,应该记住,几种局部和全身疗法只能“标签外”开出,并需要知情同意。如果这种“标签外”治疗不能在医生办公室开始,与瘙痒专业中心合作可能会有所帮助。该指南涉及所有与CP患者相关的医学学科。

2.定义和临床分类

本指南中的定义基于国际瘙痒研究论坛(IFSI)定义的术语。本指南的欧洲参与者同意使用该术语。所有投稿人都接受瘙痒和瘙痒是同义词。该指南还将瘙痒/瘙痒定义为引起抓痒欲望的感觉。患者不仅抓痒;他们还会用设备摩擦、挤压或损伤皮肤(从这一点开始,所有这些都在术语“抓挠”下进行了总结)。在一些涉及瘙痒的疾病中,患者的抓挠不会导致皮肤损伤(如荨麻疹);在其他疾病中,抓挠会导致瘙痒加重(如人工荨麻疹),因此应避免抓挠。这些差异阻碍了划痕或划痕损伤作为瘙痒严重程度的共同客观标志。根据IFSI,慢性瘙痒被定义为持续6周或更长时间的瘙痒(9)。这是临床医生定义的一个实际区别,以便于决定进行诊断检查。在某些情况下,瘙痒可能先于潜在疾病的诊断数年(先兆瘙痒);在其他情况下,它是肿瘤疾病如霍奇金淋巴瘤(副肿瘤疾病)的早期征兆。与IFSI一样,在没有确定潜在疾病的患者中,使用术语“

pruritus of unknown origin” or “pruritus of undetermined origin” (PUO)。应避免使用“病因不明的瘙痒”这一术语,因为在大多数临床上定义明确的瘙痒形式中,CP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是未知的[例如,慢性肾病相关的瘙痒。

IFSI分类包括第一组:炎症性皮肤病。第二组:正常皮肤上的瘙痒;第三组瘙痒:具有慢性继发性划痕损伤的瘙痒(9)。

根据这一分类,CP的病因学可分为“皮肤病来源的”、“全身性”、“神经性”、“精神性”、“混合来源”和“其他”等类别(9)。

3.慢性瘙痒的流行病学

关于CP患病率的数据非常有限。CP的患病率似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13岁),但缺乏流行病学研究。据估计,约60%的老年人(65岁以上)每周都会出现轻度至重度的偶发瘙痒(14),称为老年人瘙痒。对19,000名成年人进行的一项基于人群的横断面研究显示,约8-9%的普通人群出现急性瘙痒,这是所有年龄组的主要症状(15)。此外,还发现瘙痒与慢性疼痛密切相关(16)。最近的调查表明,普通成年人(17岁、18岁)的CP患病率约为13.5%,寻求早期癌症筛查的员工的患病率为16.8%(19岁)。在一项基于德国人口的横断面研究中,12个月的CP患病率为16.4%,终生患病率为22.0%(17)。所有这些数据表明,普通人群中CP患病率高于以前的报告(17)。最近的一项研究首次发现,12个月的CP累积发病率为7%,瘙痒事件与更高的年龄(18岁)显著相关。多变量分析显示,湿疹、皮肤干燥、哮喘、肝病、体重指数升高和焦虑评分升高是流行性CP的决定因素(18)。

CP可能是由于皮肤病和全身性疾病引起的。然而,在多达20%的受影响患者中,瘙痒的起因是未知的(1)。例如,瘙痒存在于几乎所有AD和荨麻疹患者(20)和约80%的银屑病患者(21,22)。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和慢性肾脏病等系统性疾病分别与80-100%和25-70%的CP相关(23);然而,数字的巨大可变性可能是由于缺乏疾病定义和流行率估计。第一项代表性队列研究调查了血液透析患者的CP,显示25.2%的患者患CP(点患病率),而终生患病率为35.2% (24)。瘙痒是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常见症状,超过30%的患者出现瘙痒(1)。在对139例CP患者的回顾性研究中,大多数严重和持久瘙痒的病例发现于多种全身性疾病患者和不明原因瘙痒患者中,而头皮和面部瘙痒通常是精神病的表现症状(25)。

只有少数研究涉及初级保健中瘙痒的频率。根据澳大利亚BEACH计划,一项对全科活动的连续全国性研究,瘙痒是0.6%咨询的主要主诉,不包括肛周、眶周或耳廓瘙痒(26)。在英国,1991/1992年对502,493名患者(英格兰和威尔士的1%样本)进行了第四次全国全科医疗发病率统计研究(27),结果有468,042人-年的风险。在1.04%的咨询中出现瘙痒和相关症状(男性,0.73%;女性,1.33%)。在克里特岛,皮肤疾病患者主要出现在医院,而不是初级保健中心,2003年在3,715名患者中有6.3%被诊断为PUO病(28)。在德国和荷兰,作为初级保健中咨询原因的瘙痒的流行导致了约0.7%的所有咨询,其中大多数导致了皮肤病的诊断(1999-2000年的SESAM2研究,来自1995-2003年荷兰过渡项目的未公开数据)(29)。

读者可参考第4.2节,了解特定患者群体中CP流行病学的更详细讨论。

4.慢性瘙痒的临床表现

4.1.1 .病变和非病变皮肤的慢性瘙痒。伴有原发性皮肤损害的皮肤病患者以及无原发性皮肤损害的系统性、神经病学和精神/心身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CP(9)。在后三种情况下,皮肤可能看起来正常,或有抓挠引起的皮肤损伤。在慢性和严重病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慢性痒疹(CPG),可能表现为慢性结节性痒疹(CNPG)或其他亚型(30)。在这些情况下,临床诊断难以建立,应进行诊断。表一总结了欧洲慢性瘙痒症指南2019年经常伴有瘙痒症的皮肤科和性病学进展。在发炎和正常皮肤上的一些实体瘙痒已经被描述得更详细。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患者群体和引起CP的全身性疾病。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1-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