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无症状良性骨肿瘤需要手术么?是否可以观察?纤维皮质缺损(非骨化性纤维瘤),骨软骨瘤
在门诊会遇到一些患儿,通过拍片无意间发现一些骨的病变,家长往往很担心病变性质和如何处理,因为不同医生给出的诊断和治疗意见不同,患儿家属往往不知道如何决策。其实,我们需要做的是鉴别肿瘤的良、恶性质,另外就是对于良性肿瘤判断病变是相相对静止的还是活跃的。如果我们对一些常见肿瘤的自然发展过程有个客观的认识,就不难做出正确的的治疗决策。近期在美国权威骨科杂志JBJS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儿童良性骨肿瘤自然病程描述的论文,给我们带来有价值的信息。简要介绍如下,目的主要是为患儿及家属提供真实、客观信息,以便进行治疗决策。
研究回顾了美国克利夫兰医院从1926年至1942年间进行的一项研究,该研究(Brush Inquiry)在不同时间点对健康儿童进行影像学检查来记录正常生长和骨骼发育,超过4400名儿童纳入研究,目前应用广泛的Greulich和Pyle骨龄的基线数据就来源于这个研究。文章作者通过回顾这些影像学资料发现,儿童中良性骨病变发病率为18.9%,研究共回顾了262位儿童,25555张x线片。这些儿童平均年龄为8岁(0-18岁),在33位儿童中发现了35个肿瘤,其中包括:19例非骨化性纤维瘤(纤维皮质缺损),8例骨瘤,6例骨软骨骨瘤和2例内生软骨瘤。按肿瘤类型,非骨化性纤维瘤发病率为7.5%,骨瘤发病率为5.2%,骨软骨瘤发病率为4.5%,内生软骨瘤为1.8%,非骨化性纤维瘤(纤维皮质缺损)发病呈现出双峰特点,第一个高发时间为5岁(10.8%),之后就是成年后(13.3%)。初次诊断的年龄分比为:各类肿瘤平均是9岁,其中非骨化性纤维瘤为5岁(2-14岁),骨瘤为10.5岁(6-15岁),骨软骨瘤为10.5岁(5-14岁),内生软骨瘤为7岁。非骨化性纤维瘤(纤维皮质缺损)一般37%的病例会自愈。骨软骨瘤一般会持续稳定存在。
一般而言,对于骨软骨瘤,如果病变没有短时间内迅速进展,或疼痛等症状,一般不需要处理,如果病变较大,影响外观或功能,或引起疼痛可以考虑手术干预。对于内生软骨瘤,特别是儿童阶段,一般以观察为主,没有明确进展不需要干预。非骨化性纤维瘤(纤维皮质缺损)由于很多病变处于静止或自愈,建议观察为主,对于引起严重畸形的病例可以考虑进行干预。一般观察方式视具体情况,常规3-6个月复查X线片,根据2-3次复查结果决定是否继续检查。
以上是对于相对静止良性骨肿瘤而言,但对于一些活跃的良性骨肿瘤如软骨母细胞瘤,动脉瘤样骨囊肿,甚至少见的骨巨细胞瘤等还是需要采取合理的治疗方式,因为这类肿瘤一般会是进展的,不建议观察。
上图分别是非骨化性纤维瘤和骨软骨瘤两种儿童常见良性骨肿瘤的典型自然病程
本文是姬涛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