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鼻中隔偏曲有哪些表现?致病原因是什么?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呢?
鼻中隔偏曲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疾病,鼻中隔偏曲是指鼻中隔偏离中线,向一侧弯曲形成突起,引起鼻功能障碍。引起鼻中隔偏曲的原因有很多,如外伤,外伤会导致鼻中隔骨或软骨的骨折,还有先天发育不平衡,也会导致鼻中隔偏曲。
鼻中隔偏曲的表现
主要有鼻塞、头痛、鼻出血等表现,高位鼻中隔偏曲,可引发鼻窦炎和真菌感染,偏曲角度靠近嗅区,可引起嗅觉丧失。如果影响咽鼓管通气引流,可导致耳鸣,长期鼻塞,可导致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
鼻中隔偏曲的致病原因
1.鼻外伤,鼻外伤是鼻中隔偏曲的常见原因,当外伤所引发的鼻骨骨折时,常并发中隔软骨脱位变形,严重时可以导致软骨骨折。
婴儿出生时产道狭窄,或因产钳夹持不当,也可引起鼻中隔偏曲。
随着年龄增长,鼻中隔在发育过程中,逐渐出现偏曲并发生症状。
间接鼻外伤,是指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颅骨在产道内受到压迫,使两侧颧骨及上须骨挤压,从而导致鼻中隔偏曲。
2.遗传因素,鼻中隔偏曲的原因,可能与遗传因素相关,
如父亲为长形头颅,母亲为小平头颅,子女有鼻中隔偏曲的机率就会增大。
3.先天发育异常,鼻中隔软骨发育较晚,因而受到各骨质限制,不能充分发展,从而形成偏曲。
因前上方的鼻骨和后下方的鼻崎的限制,使鼻中隔发展困难,则形成鼻中隔前部的侗曲。
4.压迫因素,鼻腔内有鼻石和异物的长期压迫,可以导致鼻中隔偏曲。
还有一些鼻腔或鼻窦肿瘤,如骨化纤维瘤、鼻息肉、鼻窦囊肿等,
生长较大时挤压鼻中隔,导致鼻中隔偏曲,这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
鼻中隔偏曲的治疗和预防
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患者,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鼻内窥镜做出诊断。
手术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唯一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像一些疾病是不能做这类手术的,如肺结核、高血压、血液病等。
如果术后有复发的可能,需要正确服用药物治疗,同时需要注意鼻部的护理。
预防:针对鼻中隔偏曲的预防,首先要注意外伤,
外伤是鼻中隔偏曲的主要因素之一。
尤其是对于遗传和先天发育异常的患者来说,没有有效的预防措施,
只有减少鼻外伤,才可以有效预防鼻中隔偏曲。
患者要注意洗鼻、擤鼻不可用力,防止鼻出血。
忌烟酒、辛辣、刺激的食物。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