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纵隔巨大肿物手术切除
日前,我科成功为一名46岁女性患者进行后纵隔巨大肿物切除手术。患者因“右侧胸背部疼痛伴活动后气短”就诊于当地医院,胸部CT示后纵隔巨大占位。进一步行PETCT检查示右后纵隔高代谢低密度肿块,累及T2/3、T3/4右侧椎间孔,T2-4椎体右部、右侧第3后肋骨质吸收破坏,考虑神经来源间叶性肿瘤可能性大,倾向良性或低度恶性。
胸1-6椎体水平右侧脊柱旁椭圆形软组织密度灶,范围约6.4*7.4*10.9cm(前后*左右*上下)
病变突向后纵隔,T2-4椎体右部骨质吸收破坏
患者20年前曾因右后纵隔肿物于当地医院行右侧开胸手术,术区粘连,再加上目前纵隔肿物巨大,与胸椎关系密度,手术风险高,难度大。患者及家属求医心切,经过多方了解,找到我科窦学军主任。在胸外科对疑难复杂手术进行的科内大查房中,窦学军主任指出,该患者手术难度大,肿瘤与胸椎关系密切,建议术前组织多科会诊。术前一天,胸外科、骨科、神经外科、麻醉科参加病情讨论,制定详细及周密的手术计划,必要时术中骨科、神经外科台上会诊,协助手术。窦学军主任手术团队在麻醉手术科等科室的密切协作下,历时3小时,成功完成此例高难度巨大纵隔肿瘤切除手术,为病人解除了疾患。术后病理示梭形细胞肿瘤,考虑神经鞘瘤。
术后第3天胸片
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术后一周拔除引流管后出院。
纵隔肿瘤是胸外科的常见疾病之一,而巨大纵隔肿瘤却不常见。临床上把直径大于10cm的纵隔肿瘤称为巨大纵隔肿瘤。因其位置深,与重要脏器相邻,肿瘤巨大,周围组织界限不清,手术难度很大。窦学军主任带领科室团队屡次挑战疑难罕见病例,在医院各科室强强联手和保驾护航下,为患者解除病痛,带来生存的希望,同时在此类疾病的治疗上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本文是窦学军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