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志平_好大夫在线
1届年度好大夫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移植决策

移植决策丨造血干细胞在哪里?移植造血干细胞为什么可以治疗疾病?

发表者:范志平 人已读

1624793691104698.jpg

造血干细胞移植,顾名思义,移植的就是造血干细胞。对多数人来说,这个医学名词平时不太常听到,可能并不太了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造血干细胞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它是怎么帮助患者战胜病魔的。

1624793539552709.png
1624793539552709.png

造血干细胞是什么?

1624793734938861.jpg

说起血细胞,比如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大家都不陌生,我们平时体检时做的血常规检查主要就是看这些血细胞的数量和比例是否正常。但您知道吗?这些血细胞的源头都是造血干细胞。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造血过程就像是一条设计精巧的流水线。造血干细胞是人体所有血细胞和免疫细胞的起源,它能经过变化成为人体所需的血细胞,并在成熟后进入血液中执行各自的任务:红细胞负责携带氧气,白细胞负责对抗各种病原菌,血小板负责协助止血。造血干细胞的一大神奇之处就是它能自我更新、自我复制,从而保证造血过程能持续的进行。

1624793539552709.png
1624793539552709.png

造血干细胞在哪里?

1624793758276369.jpg

正常情况下我们是看不见造血干细胞的,那么它到底藏身在哪里呢?

★ 骨髓:人体出生后,造血干细胞主要存在骨髓中,而骨髓主要在体内较大的骨骼中(如髋骨、胸骨和骨盆)。

外周血:人体流动的血液中也会有一些干细胞,但正常情况下数量非常少,不过通过使用专门的药物(医学上称“干细胞动员剂”),造血干细胞能从骨髓进入到血液中。

脐带血:胎儿出生时的脐带血中也含有一些造血干细胞。

知道了造血干细胞在哪里,当我们需要用的时候就知道从哪里去取它们了。根据移植的造血干细胞的来源不同,可以分为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和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有的情况下还会使用两种来源的干细胞,如同时使用骨髓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1624793539552709.png
1624793539552709.png

造血干细胞移植为什么可以治疗疾病?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有必要先看看为什么会生病。如前所述,正常情况下,我们的造血流水线运行良好,但在某些情况下造血干细胞也会出问题。尽管具体原因还不是很清楚,但较常见的包括化学物质(如装修材料中经常会用到的苯)、接触放射线、某些病毒感染、遗传因素等,年龄增大也会增加造血干细胞出现异常的可能性1。当造血干细胞出了问题,有可能就会生产不出身体所需的足够的血细胞(如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也可能不按指令变为成熟健康的血细胞,而是一些捣乱的不成熟细胞,它们比正常细胞有更强的生命力、野蛮生长,最终不但会排挤或抑制正常血细胞的发育,还会侵犯身体其他器官(即发生急性白血病)。

接下来说到造血干细胞移植,大家脑海里想到的可能就是把健康人的造血干细胞移给患者,这的确是其中的一部分,但造血干细胞移植更是一个复杂的治疗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达到治疗、甚至根治疾病的目的2

★ 在将健康造血干细胞移给患者之前,患者首先会接受大剂量化疗和或放疗(医学上称为“预处理”),通过该过程能最大程度的清除体内的病态的造血干细胞,为移植健康造血干细胞准备空间。详细参见:“什么是预处理?清髓、非清髓分别指什么?”

通过移植健康人的造血干细胞,能够将患者原来病态的造血干细胞替换掉,重新恢复造血生产线的正常运行,生产出足够的健康的血细胞。

健康干细胞进入患者体内后,能够分化出免疫细胞,它们有监视功能,一旦发现体内残留的肿瘤细胞,就会将其杀灭,从而降低移植后的复发。

1624793775966580.jpg

人类从上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将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用于临床3,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成千上万的患者因为这一技术而得以延长生命、甚至获得根治。希望未来这项技术还能不断突破,帮助更多移植患者重获新生!




参考文献

1.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Risk Factors for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 https://www.cancer.org/cancer/acute-myeloid-leukemia/causes-risks-prevention/risk-factors.html

2. 黄晓军著,实用造血干细胞移植(第二版),第21-22页

3. Singh AK, et al. Cancer Res. 2016;76(22):6445-6451

转自微信公众号:暖流知识库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1-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