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陈雪耐 三甲
陈雪耐 医师
宁波市杭州湾医院 儿科

手足口病那些事

866人已读
1624934244.png

1624934271.png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疾病,全年均可发病。去年秋冬季节,宁波市杭州湾医院儿科门诊就出现了以下情景:

情景一(诊室外):

家长A:最近好多孩子发高烧,而且全身起疹子。

家长B:我家孩子也是,医生说是手足口病,班级里好几个孩子得了这个病。

情景二(诊室内):

家长C:医生,幼儿园体检医生说孩子嘴里有疱疹,是手足口病吗?

医生经检查和化验后:目前诊断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关系非常近……

经调查,以上患儿均来自杭州湾新区的幼儿园和小学,当日来医院儿科就诊,就有数例为手足口病, 另有几例为疱疹性咽峡炎。入春开学后,又迎来了手足口病多发期,不免让家长有些许担心,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手足口病那些事儿。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主要特征是发热和手、足、口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好发年龄:6月龄到5岁内儿童,尤以3岁以下发病率更高。好发季节:全年都可以发病,4~6月是高峰期,9~11月是次高峰,春季开学后,可能逐渐进入多发期,家长要提高警惕,注意防范!

1624934271.png

二、什么病原体会引起手足口病?怎么传染的?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其中最常见的是肠道病毒71(EV71)和柯萨奇病毒16(CVA16),不同之处在于EV71是导致重症和死亡病例的主要病毒。

鼻涕、口水、大便、皮肤疱疹里面都有病毒,这些物质可附着在地面、玩具、墙面,并且具有传染性,当健康孩子接触这些或者患病小朋友后,之后吃手;或者通过呼吸道传播,如患儿打喷嚏时,健康孩子正好吸入了病毒,也会得病。

有些家长对传播途径就有疑问了,为什么孩子天天呆在家里,还是得了手足口病呢?因为传染源除了患儿,还有隐性感染源。所谓隐性感染源,是指接触了肠道病毒的人群,可能没有任何表现,但可以把病毒传染给孩子,这就是孩子在家仍会得病的原因了。

1624934272.png

三、手足口病严重吗?

手足口病分为普通型和重型两种。90%以上是普通型,重症的发病率为1%,家长不必过分焦虑。普通型一般1周左右痊愈。少数患儿可能短期内发展为重型,1-5天内出现脑膜脑炎、肺水肿、休克等,甚至导致死亡。因此,家长要引起重视,若孩子体温持续大于39℃,出现嗜睡、呕吐、头痛、易惊、呼吸快等情况,请立即带孩子就诊!

四、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什么关系?

导致这两种病的病毒基本相同,只是临床表现不同。区别在于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出现在口腔咽部,不会出现在其他部位。

1624934273.png

五、得了手足口病,家长怎么护理?

1.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一般居家隔离时间为2周。

2.消毒。对孩子的日用品消毒,用煮沸、暴晒、消毒液等方式消毒。饭前便后、接触不洁物品后勤洗手,注意室内通风,保持家庭环境卫生。

3.清淡饮食,及时补水,做好口腔护理,使用开喉剑喷雾剂减轻口腔不适感。

4.皮肤护理。保持患处皮肤清洁、干燥即可,避免抓破皮疹。

六、有必要接种疫苗吗?

答案是非常有必要。目前我国研制了针对EV71的疫苗,保护有效率为90%。指南推荐6 个月至 5 周岁的婴幼儿接种EV71疫苗。对于疫苗,家长一定还有很多疑问。

“打了疫苗是不是就不会得手足口病?”答:“目前 EV71 疫苗仅能预防由肠道病毒 EV71 型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不能预防其他肠道病毒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

“那打这个疫苗的意义在哪里呢?”答:重症手足口病多由 EV71 感染引起,70%的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和90%的手足口病死亡病例与EV71相关,所以打了预防针可以有效减少重症发生率,从而保障了健康。

“那已经遭过手足口病的孩子,还要不要接种疫苗呢?”答:“要的!手足口病不会终身免疫,故已经感染过的,有条件的仍建议接种 EV71 疫苗。”

七、如何预防?

在该病高发期,尽量不要带孩子到公共场所,避免接触已确诊的患者。请记住15字口诀: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太阳。

1624934275.png


陈雪耐
陈雪耐 医师
宁波市杭州湾医院 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