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苗武胜
苗武胜 主任医师
西安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小儿骨科

儿童骨骺骨折的诊疗原则

1852人已读

骺板是儿童骨骺与干骺端间生长活跃的软骨区,呈波浪状薄板样,具有纵向和横向生长的功能。也是长骨生长发育过程中最薄弱环节,骨折感染、肿瘤、辐射均会导致骺板损伤,其损伤可导致骨骺与干骺端之间形成骨性连接即骨桥,使骺板全部或部分提前闭合,造成肢体短缩和(或)成角畸形,影响儿童生长发育,治疗上复杂棘手。如股骨和胫骨远端骨折发生生长停滞的为25-30%。

骺板骨折比骨干和干骺端骨折愈合更快,因此一个骺板骨折再复位时间很短,多数学者认为:对于外伤后3-5天的骺板部骨折不要再进行手法复位。一般在外伤后约6个月左右可以从MRI上看到典型的骺板停滞的表现。

骨骺损伤的分型:

Salter-Harris Ⅰ型:

1.Ⅰ型损伤,骨骺从干骺端完全分离而无骨折

Salter-Harris Ⅱ型:

1.骨骺分离伴干骺端骨折,最常见( 48.2%);

2.骨折线通过生长板肥大细胞层,并累及干骺端。骨折片呈三角形(“角征”);

3.常见于桡骨远端,其次为肱骨和桡骨近端及胫骨下端;

4.复位较易,预后常良好。

Salter-Harris Ⅲ型:

1.骨骺骨折,为关节内牵拉力作用的结果,少见;

2.骨折为纵行裂隙贯穿整个骨骺,通过生长板肥大细胞层直达骨骺边缘;

3.最常见于胫骨下端的内、外侧。

Salter-Harris Ⅳ型:

1.骨骺和干骺端骨折,较多见,占30.2%;

2.骨折线呈纵行贯穿骨化中心、生长板及干骺端一部分;

3.常见于10岁以下的肱骨外髁及年龄较大儿童的胫骨下端,易引起生长障碍和关节畸形。

Salter-Harris Ⅴ型:

1.骨骺板挤压性损伤,罕见(1%);

2.多见于踝、膝关节;

3.早期X线无异常改变,MR示生长板增宽,T2信号增高;

4.常误诊为单纯扭伤,最终可导致骨骺板早闭、生长停止、骨骼变形、关节畸形。

处理原则:

I、Ⅱ型损伤主要为闭合复位,石膏固定。

Ⅲ、Ⅳ型损伤为关节内骨折,要求恢复关节面平整和骺板对位,常需手术治疗。

V型损伤早期诊断困难,对可疑病例应局部制动3-4周,患肢免负重1-2个月。

骨骺损伤治疗的注意事项:

闭合复位应在麻醉下进行,手法要轻柔,忌用暴力挤压骺板复位,以免造成医源性骺板创伤;

I、II型损伤超过7~10天者不宜强行手法复位;

切开复位不要剥离骺板周缘的软骨膜,以免损伤Ranvier区软骨细胞及血运,禁用器械撬压骺板复位;

内固定用直径小于2mm光滑骨圆针为宜,尽量垂直骺板插入。

骨骺损伤的并发症:

1.生长紊乱:骺板早闭,骨桥形成,造成肢体畸形;

2.生长加速:少见;

3.关节功能障碍。

骨骺损伤影响预后的因素:

1. 骨骺损伤类型;2.年龄和生长潜力;3.解剖位置;4.处理方法。

小结:

1.对于儿童骨骺损伤,应重视临床检查,避免漏诊(必要时可拍健侧X线片等进行对照);

2.详尽告知所有问题(生长扰乱、关节影响);

3.及早治疗、正确评估、准确复位、复位及术中避免副损伤的产生;

4.合理、有效地固定;

5.密切随访。


苗武胜
苗武胜 主任医师
西安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小儿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