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疱疹性口炎”,您知多少?

疱疹性口炎特点:
由单纯疱疹病毒所致的皮肤黏膜病
以出现簇集性小水疱为特征
单纯疱疹病毒在人群中分布广泛,感染率高
有自限性,易复发

感染途径:
发病前有接触口腔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患者或者没有症状的病毒携带者,I型疱疹病毒主要通过飞沫、唾液及疱疹
液直接接触传播。感冒,抵抗力低下诱发。

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
原发性疱疹性龈口炎以幼儿和儿童比较多见,也可见于成人。发病前有接触单纯疱疹
患者的历史,潜伏期为4~7天,出现发热、头痛、疲乏不适、全身肌肉疼痛,甚至咽喉肿痛等急性症状,下颌下和颈上淋巴结肿大,触痛。患儿流涎、拒食、烦躁不安。
复发性唇疱疹多无前驱症状或仅有轻微不适、疲劳等症状。病损区有烧灼痛、痒、紧绷感等。
伴随症状
极少数情况下,原发感染可在体内血行播散,单纯疱疹病毒进入中枢神经系统或内脏,引起感染。

但需要和以下疾病鉴别



治疗
原发性疱疹性龈口炎的全身反应比较明显,以全身抗病毒治疗为主;复发性唇疱疹的全身反应较轻,以局部治疗为主。
一般治疗
支持治疗
保证患者充分休息。
进食困难者应注意补充营养及维生素、蛋白等。
药物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局部治疗
消炎止痛,促进愈合。
常使用的制剂有含漱剂、中药散剂、糊剂、膏剂等药物治疗,疼痛剧烈可采用局部止痛药物。3%阿昔洛韦软膏、1%喷昔洛韦乳膏局部涂搽,可用于治疗复发性唇疱疹。
全身治疗
目前,认为核苷类药物是抗单纯疱疹病毒最有效的药物,主要有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等。
药物应用,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中医治疗
疾病早期以疏风,清热,解毒,辛凉解表为主。
方剂。
对于治疗个人总结:休息,饮食,抗病毒,局部促进愈合止痛,有独特的治疗方法。
本文是王其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