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精选
发表者:郭荣奎 人已读
周围动脉疾病 周围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PAD)作为一种常见病,临床上以下肢动脉疾病多见,是易被忽视的健康问题。尽管PAD在临床上极其普遍存在,很少能被正确诊断,接受治疗者更是为数不多。近年来随着对本病认识的提高,提高了诊断率,加上治疗手段的不断发展,上述情形正在逐步改观。 PAD早期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由于下肢肌群疼痛、麻木、疲乏而导致的间歇性跛行,其中约25%的患者会进展为严重肢体缺血,常需要截肢。据报道,美国有1200 万周围动脉疾病患者,主要是下肢动脉疾病,约20% 有症状的下肢动脉疾病患者有糖尿病。在下肢动脉疾病患者中约1 /3 有间歇性跛行,而超过约50% 的患者是没有症状的或者症状不典型,所以实际发病率可能还要高。PAD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很高(40%~60%PAD患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25%~50%并发颈动脉病变)和病死率很高(约为正常人群的2.5倍),死亡的原因主要是中风和心肌梗死。医生对PAD缺乏认识是漏诊的重要原因,大多数医生并不了解PAD的发病史,并且经常忽略体格检查时该病的一些细微体征。据估计即使在美国也仅有约不到20%的PAD患者得以诊断。因此基层医生接受PAD方面的继续医学教育迫在眉睫。对PAD的初次诊断不正确直接影响二级预防策略的有效性。 PAD的治疗策略包括危险因素的控制、身体锻炼、药物治疗和血运重建等。吸烟与PAD关系最为密切,是最重要的风险因子,戒烟可延缓PAD病程的进展,并降低心肌缺血的发生风险及其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不到10%的患者在自己的努力下戒烟成功,但医生的建议可提高病人戒烟成功率达30%,尼古丁替代产品可提高长期戒烟的成功率。控制血糖可降低PAD的发病率,缓解间歇性跛行等临床症状,对重症糖尿病患者需要强化胰岛素治疗。有效的控制血压和血脂也是必需的,血压和血脂达标程度与冠心病相同。β受体阻滞剂在某些情况下能够加重间歇性跛行的症状,需要慎用。身体锻炼是治疗PAD 的有效方法,可显著改善行走能力,改善血液粘度,提高血液携氧能力,减轻缺血。每次练习时间超过30分钟可达最佳效果,每周至少3次,持续时间大于3个月。抗血小板治疗能显著降低PAD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减少患者手术的需要,并能提高移植后血管的通畅性,除非有禁忌症,所有PAD患者均应接受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比格雷、西洛他唑等,西洛他唑是一种Ⅲ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是唯一的集抗血小板、扩张血管和抗内膜增厚作用于一身的药物。 血运重建治疗包括血管旁路移植手术和内科介入治疗。当PAD 病情过重药物治疗无法改善症状时,需要施行血运重建治疗。血管旁路移植手术可选择使用人工血管或自体血管进行移植,成功率高,远期效果好。病变广泛、合并动脉瘤和粥样硬化栓子是旁路移植术的适应症。但旁路移植术是一种侵入性治疗,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随着介入性心脏病学的发展,PAD 介入治疗技术得到飞速的提高, 血管腔内支架植入术逐步取代了血管旁路移植术,并已成为PAD的主要治疗手段 。由于PAD 介入器械的改进和医师经验的积累,使得手术操作成功率和安全性明显提高, 并发症明显降低。而心脏科介入医师涉足周围动脉疾病领域,可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一种或多种介入技术综合治疗,同时也使术前诊断及处理、术中操作及术后治疗得到很好的统一。目前建议PAD一旦确诊,应早期进行介入治疗,以防发展为严重肢体动脉缺血。 基因治疗是PAD治疗有前景的新方法,可使终末期PAD患者免于截肢,但由于其长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尚不明确,基因治疗目前尚有争议。通过基因治疗,可将编码血管生长因子的基因导入小腿肌肉,通过肌肉细胞分泌细胞生长因子,促进新生的侧支血管发育。 总之随着对PAD认识的大大提高,通过更好地控制危险因素,并借助新的治疗方法,治疗PAD的瓶颈将被打破;技术日益成熟的介入治疗和远景中的基因治疗将为PAD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脉管炎 脉管炎全称为闭塞性血栓性脉管炎,是由于下肢中小动脉血栓闭塞引起血管炎症的一种严重的疾病。 脉管炎的病因尚不明了。统计资料表明,寒冷地区脉管炎发病率高于温暖地区,吸烟人群发病率高于不吸烟者,因此大多数学者认为本病发病与长期吸烟及受寒冷有关。还有人认为与免疫遗传因素有关等。 本病多发生在20~40岁之间的青年,且男女患病比例为29∶1。主要累及小腿部的胫前、胫后、足背几组动脉,严重时可向上累及股动脉,甚至四肢血管全部受累。由于血栓形成、管腔闭塞、血供不足,可以引起血栓性静脉炎、动脉炎、间歇性跛行、组织营养障碍甚至坏死等多种损害,会严重危害机体健康。 脉管炎的临床表现: 早期症状: 1、麻、凉、痛 2、容易疲劳、小腿酸胀 3、脉搏减弱、逐渐消失 中期症状: 1、活动中小腿出现疼痛 2、肌肉抽搐、尤其夜间明显 3、间歇性跛行 晚期症状: 1、持续剧烈疼痛 2、皮肤暗红、黑褐色,发生溃疡 3、脚、脚趾变黑、坏死 脉管炎的治疗: 1、血管转流手术,我们理解为血管搭桥手术。其实跟心脏搭桥是一个意思,只不过这个病变出现在肢体上,而且以下肢为主,比如说这个病变仅仅局限在几公分,十几公分,我们可以废弃这一段路,再新开一条道。有两种可能,一个是我们修它需要花很大的工程,不如再来一个,另外一种可能就是根本没法修复了,那么再来一条人工血管。我们要保证膝关节以下血液供应的营养。 2、药物核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说对胸腔产生的脉管炎病变,或者进一步恶化的病变我们通过药物把它抑制住。 3、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就相当于一个血管腔内的手术,不需要开刀完成了手术的效果。介入技术这里面最据代表性的就是血管内超声消融技术,通过一种波长的超声波把已经堵塞的血管复通。 治疗方法的使用,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考虑的,涉及到很多因素,医学上有严格的定义。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比如说血管就是山了一座隧道,由于各种原因,比如地震或者水土流失,涉及到塌了,或者已经塌了,那我们就要赶紧检查检查,看看隧道什么情况,如果完全塌了,那没有办法了,再打一条了,就是咱们说的搭桥手术,如果是局部掉下来石头了,或者有点裂了,那我们先把隧道里清理,就像刚才提到的,有一个超声波消融技术。如果仅仅是隧道里淌了一点水的话,局部用一点水泥,山上种点树,保持一下水土流失,这就是药物治疗,根据病人具体的情况,在医学上就是临床应用的根据病变狭窄的情况,病变的长度,病人周身的状态,很多病人更多的使用的是介入治疗,因为介入治疗对病人的打击非常小,而且介入治疗可重复性操作非常好,病人能够耐受。介入、手术、药物治疗我们不能决然把他们分开,可以互补。 雷诺综合症 雷诺综合症(Raynaud syndrome)属动脉痉挛性疾病,是肢端小动脉痉挛引起手或足部一系列皮肤颜色改变的综合征。 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二类。 原发性者即雷诺病(Raynaud disease),本病的发生无任何与之相关的全身疾病或可确定的基础病因。 继发性者又称雷诺现象(Raynaud phenomenon),即有引起雷诺现象的基础疾病。临床上较常见和重要的是后者,约占本症的2/3。而雷诺病则少见。 雷诺病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有关,因某些病例每于经期加重。患者常有家族史,亦可能与遗传有关。好发于青年女性,男女比例为1:10。 雷诺现象可见于很多原发的基础疾病,最常见的是结缔组织疾病,特别是硬皮病。系统性红斑狠疮、血管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肌炎等亦可发生。其他原因有:闭塞性动脉粥样硬化,冷球蛋白血症,神经血管受压性疾病如胸廓出口综合征,长期应用震动性工具的职业病如气锤病等。此外,应用某些药物如麦角和β阻滞剂等亦可引起。雷诺现象继发于结缔组织疾病的多见于女性;男性则多为中老年患者继发于闭塞性动脉粥样硬化。 雷诺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变化可分三期:①痉挛缺血期:指、趾动脉最先发生痉挛,继之毛细血管和小静脉亦痉挛,皮肤苍白。②淤血缺氧期:动脉痉挛先消退,毛细血管内血液郁滞、缺氧,皮肤出现紫绀。③扩张充血期:痉挛全部解除后,出现反应性血管扩张充血,皮肤潮红。然后转为正常肤色。 雷诺综合征常于寒冷或感情激动时发病,表现为手指呈现苍白,发作缓解后转为青紫,然后潮红。预防上,要注意保温、戒烟、避免创伤、清除精神上的顾虑;尽量避免暴露干寒气、接触冷水、日常生活中饮少量酒类饮料,保护手指,免受刺伤、切伤,要戒烟,防止感情冲动和其他精神因素干扰 。 周围血管检查: 一、皮肤颜色检查法 皮肤颜色是观察周围血管循环功能的一个指标。肢端皮肤的毛细血管丰富容易观察颜色的改变,特别是指(趾)腹、手(足)掌皮肤及甲床毛细血管的充盈情况最易观察。观察皮肤颜色的改变,应尽量在温度适宜的房间内检查,室温最好控制在20℃~27℃并尽量利用自然光线,检查时应注意肢体对称部位颜色的对照比较,以发现颜色的差异。 (一)指压试验 检查者用手指压迫指(趾)腹或甲床,观察毛细血管充盈情况。压迫时局部苍白,松开后应迅速恢复粉红色,正常恢复时间为1~2秒钟。如局部动脉血液循环障碍,则压迫解除后充盈缓慢或局部呈苍白或紫绀。指压恢复时间超过3秒钟以上,视为动脉供血异常,苍白转红润时间越长,说明肢体缺血越严重。指压试验观察甲床颜色时,应注意让患者微屈指,手指过度伸展时,甲床颜色略显苍白,易造成假阳性,误认为肢体有供血障碍。指压试验还可区别肢体组织是否已经坏死,在皮肤紫绀区行指压试验,重压下如出现持续苍白色,提示局部已严重缺氧,组织已失活。 (二)肢体抬高下垂试验 利用肢体抬高或下垂的方法,造成局部肢体血压体位性的改变,再来观察皮肤的变化。方法是使病人平卧,肢体自然平放伸直,观察足底、足趾(或手掌手指)皮肤的颜色。如果一侧肢体或一趾(指)或数趾(指),局部出现均匀苍白或花斑状紫绀,即提示有肢体缺血的存在。 肢体抬高试验:使双下肢与检查台面成70°,60秒钟后进行观察,正常的皮肤应保持淡红色稍发白。缺血肢体可明显呈苍白或蜡白色。抬高后的缺血肢体苍白程度与动脉阻塞的严重程度成正比,苍白色范围随阻塞部位而异,一般略低于阻塞动脉的平面。做上肢抬高试验时,患者站立,双手高举超过头部数秒钟,再进行观察。由抬高肢体所出现的皮肤颜色的改变,正常人在10秒钟内皮肤颜色即可复原。肢体缺血者可延迟到45~60秒钟或更长时间,且肤色不均匀呈斑块状。 肢体下垂试验:当肢体处于下垂时,正常人皮肤颜色无特殊改变或仅出现轻度潮红。血液循环障碍者可呈重度紫绀,这是由于缺氧,肢端血管充血所致。静脉曲张者及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者,下垂试验无意义。 二、皮肤温度测量法 皮肤温度的个体差异较大,故个体间不能以皮温的绝对值来比较,人体不同部位的皮肤温度也不同,一般躯干温度比四肢高,足趾的温度较低;手温高于足温,拇指(趾)温度高于小指(趾)温度。皮肤温度还受室温、情绪、运动、饮食饥饱、吸烟等因素影响。同一个体对称部位的皮肤温度大致相同,温差不应超过2℃,如对称部位皮肤温度相差超过2℃以上或有显著降低,则提示局部肢体有缺血。测定肢体皮温时,应在室温恒定(20℃~27℃)的室内,安静休息15~30分钟,使肢体皮肤温度取得稳定后再测量。取肢体不同平面的对称部位,定点测量。皮温降低则提示有肢体缺血,皮温增高常见于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动静脉瘘等。 三、周围动脉搏动的检查 周围动脉搏动是检查周围血管疾病的重要步骤。当考虑动脉性疾病时,全身主要动脉的搏动都要常规检查。当动脉狭窄、阻塞、动脉管壁粥样硬化时,病变局部或远端动脉搏动消失或减弱。高温环境下、体温升高、先天性动静脉瘘等情况可使动脉搏动增强。 检查动脉搏动时应注意:①全身主要动脉必须系统检查。②双侧对称部位对照检查。③视血管位置的深浅,施以不同压力扪摸检查。④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者,病人动脉搏动极弱时应注意勿将检查者自己的手指动脉搏动感,误认为病人的动脉搏动,此时可与病人的对侧相同部位的动脉搏动或病人的心律作核对鉴别。⑤重要血管如颈总动脉等,不宜加压过重和检查时间过长,以免引起脑缺血。⑥扪摸动脉搏动的同时,尚需了解动脉的弹性、硬度,有无扭曲、结节及震颤等。⑦检查动脉瘤的搏动时,轻重宜适中,以免造成动脉瘤破裂或瘤内血栓脱落。 动脉搏动强度的分级国内尚无统一的标准,美国通常将脉搏消失到正常分为五级。考虑到某些疾病可导致搏动增强,我们将动脉搏动分为如下六个等级:搏动消失(-),隐约可扪及(+),显著减弱(++),轻度减弱(+++),正常(++++),明显增强(+++++)。 四、血管杂音的检查 动脉受外压、动脉炎、动脉硬化等所导致动脉狭窄,动静脉瘘所导致血液分流均可在动脉体表投影区听到杂音。动脉杂音可随血流向远侧传导,在股动脉听到杂音提示髂总动脉分叉处可能有狭窄。锁骨上窝的收缩期杂音,常提示无名动脉或锁骨下动脉开口部动脉的狭窄,颈总动脉分叉部的杂音,常提示该部位动脉狭窄。肋缘下或后背脊肋角的杂音,兼有高血压,提示可能肾动脉狭窄。脐周围杂音常提示腹主动脉下端或分叉部病变。听诊杂音时,听诊器不可加压太重,以免引起人为狭窄而产生杂音。 五、动脉血压的测定 动脉狭窄或阻塞时,病变远端动脉血压降低或测不到。测量四肢对称部位血压,正常压力差不应超过15毫米汞柱,正常下肢血压应比上肢要高15~25毫米汞柱。若一侧下肢血压明显低于上肢或对侧肢体的血压,则提示肢体缺血。四肢动脉测压,应用普通血压计及听诊器,仅是初测。如有Doppler超声血流仪,可精确测定肢体各部位的节段收缩压,并以踝/肱血压的比值来估计动脉阻塞的情况。正常时踝/肱比值应大于1.0。 六、肢长和肢围的测量 由于动脉或静脉的异常病变,如先天性动静脉瘘、Klipple-Trenaunay综合征等疾病,常可造成肢体增粗、增长;静脉阻塞性疾病,如急慢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淋巴回流障碍性疾病等,可使肢体肿胀增粗。在诊断及治疗时常需测量肢体长度及粗细,以观察病变的程度、病情的发展和疗效的判断。下肢的肢围测量较为常用。应于距离髌骨下15厘米及髌上20厘米处测量下肢的周径,即为下肢肢围。正常人双侧肢体的肢围差应小于1厘米。 七、下肢静脉的检查 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Trendelenburg试验)、交通支瓣膜功能试验(Pratt试验)和深静脉通畅试验(Perthes试验)可分别了解大隐静脉和交通支静脉瓣膜功能和深静脉通畅与否,作为原发性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筛选试验,目前已逐渐被多普勒检查所替代。 八、腓肠肌压迫试验(Neuhof) 病人仰卧屈膝足跟平置床上,检查者用手指按扪或挤压腓肠肌深部组织,如有触痛即为阳性,多见于急性腓肠肌静脉丛血栓形成。 |
本文是郭荣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09-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