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管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一、什么是血管瘤?
血管瘤是婴儿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率2.5-10%。其发生原因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可能和血管发育或分化过程中的异常有关。在出生后的前6个月,血管瘤处于快速增殖状态,这个时候瘤体往往生长迅速,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包括:瘤体破溃出血、溃疡和感染。特殊部位的血管瘤可能对重要结构造成压迫,比如眼部、鼻部、气管等部位,严重的可以危及生命。肝脏的婴儿血管瘤有可能引起严重肝功能异常甚至造成死亡。头面部巨大的血管瘤可能合并脑血管发育异常、心血管畸形等。
二、有哪些疾病容易和婴儿血管瘤混淆?
1、静脉畸形
静脉畸形旧称海绵状血管瘤,一般表现为皮肤青紫色肿物,表面可以伴有红色斑片,其本质是畸形的静脉团,临床表现与静脉曲张有相似之处。肢体静脉畸形在肢体处于下垂部位或者用力时可能更加膨大,头面部的静脉畸形在低头、哭闹时更明显。目前静脉畸形可以首选硬化剂注射治疗。
2、鲜红斑痣
鲜红斑痣属于毛细血管畸形,一般出生即存在,不高出皮面,随身体等比例生长,在成年期可能出现增厚的情况。鲜红斑痣一般可采用激光或光动力治疗。
3、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
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属于一种交界性肿瘤,也在婴儿期发病,快速长大,瘤体往往巨大,可以覆盖整个肢体、胸壁、腹壁。常伴有血小板减少和凝血功能障碍,这种情况称为卡梅现象,可能危及生命。如果发现小朋友有巨大血管瘤伴血小板减少一定要及时就诊。本病可通过口服药物以及介入手术治疗。
三、血管瘤的治疗方法
传统的手术切除对巨大血管瘤的治疗风险高、创伤大,并且遗留疤痕。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已开设儿童血管瘤特色门诊,目前可采用多种综合手段对血管瘤进行微创乃至无创的治疗,对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治疗可以避免创伤大、遗留疤痕的治疗弊端。目前常用的血管瘤治疗包括以下几种:
1、外用药物: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联合外用皮肤护理凝胶可以用于治疗大多数浅表型的血管瘤,既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又方便家长护理。
2、加压包扎治疗:对于四肢的巨大血管瘤以及先天性血管瘤可以采用局部加压包扎,联系其他方法共同治疗,促进瘤体快速消退。
3、硬化剂注射治疗:硬化剂是由经验丰富的医生利用细小的针头穿刺瘤体,注入硬化剂,该方法可促进瘤体坏死、纤维化、最后消退。常用于体积较大、较厚的血管瘤。注射药物后出现局部瘤体肿胀、周围组织发红是正常的现象,一般在数天内恢复。
4、口服药物:对于高风险婴儿血管瘤,口服普萘洛尔是国内外指南推荐的一线治疗方案。治疗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对于眼部、气管周围、会阴部等特殊部位的血管瘤作用尤为突出。
5、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通过影像引导,选择性将导管放置到血管瘤的供血动脉进行硬化栓塞治疗,既可通过药物刺激导致血管瘤组织坏死,同时也可栓塞血管瘤的供血动脉引起血管瘤缺血。对于其他治疗方法效果不佳的巨大血管瘤、肝血管瘤、肠道血管瘤均有明显的优势。
本文是胡梵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