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时非常注意清洁卫生,为什么还会患有盆腔炎?
患者李某,以下腹隐痛3月余为主诉于河南省中医院女性生殖门诊就诊,郑瑞君教授给她做了妇科双合诊:宫颈压痛明显,颈口有少量色淡黄质稠分泌物。阴道六联检示:清洁度III度。郑瑞君教授告诉她,她患有盆腔炎,李女士非常疑惑:我平时非常注意清洁,勤换衣物,怎么还会得盆腔炎呢?郑瑞君教授解释,过度清洗阴道、性生活年龄过早、不良嗜好等都会导致盆腔炎性疾病的发生,并给予五联疗法。治疗7天后患者复诊时自述下腹隐痛消失,郑瑞君教授给患者作妇科双合诊复查:压痛消失。郑老师嘱继续巩固治疗,防止病情反复。
那么,什么是盆腔炎性疾病?
盆腔炎(PID)是一组女性盆腔生殖器官、子宫周围的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的感染性疾病。盆腔炎多发生于性活跃期、有月经的或妇科手术后的妇女;很少发生于初潮前、无性生活或绝经后的妇女。
导致盆腔炎性疾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1.年龄
年龄与 PID 的发病率成反比。性活跃期的24岁以下的女性患 PID 的危险性是25-29岁女性的3倍,但其发生后遗症(如不孕)的概率较高龄组低。
2.性传播疾病
性传播疾病的高患病率导致了 PID 发病率的增加。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感染和细菌性阴道病(BV)是 PID 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3.性行为
性行为与增加患 PID 的危险性有关。第一次性行为的低年龄、性行为频繁、短期内多个性伴侣、月经期性行为增加患 PID 的危险性。
4.避孕方法
避孕方法的选择与 PID 的关系。放置官内节育器者PID 及其后遗症的发病危险性升高2-9倍。世界卫生组织(WH0)报道,带环者较使用其他避孕措施或未避孕者发生急性输卵管炎的危险性升高2~4倍。合理使用避孕套能降低 STD , PID 及输卵管性不孕、宫外孕的危险性。口服避孕药能使有临床症状的 PID 发病危险性下降40%~60%。口服避孕药改变了官颈黏液,阻碍了阴道和宮颈微生物向上生殖道的侵袭;口服避孕药后经期缩短、经量减少,缩短了微生物侵入子宫和输卵管的”窗口期”。口服避孕药的女性将来在受孕方面的预后比使用其他方法避孕的女性要好。
5.阴道冲洗
阴道冲洗增加 PID 及异位妊妮的危险性。阴道冲洗改变了阴道酸碱度及阴道内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导致某些微生物占优势或易患细菌性阴道病,使 PID 的危险性升高。阴道冲洗可使微生物向上生殖道侵袭,增加了上生殖道感染的危险性。
6.月经期
患有 PID 的女性最可能在月经来潮7d内症状发作。
7.不良嗜好
吸烟、嗜酒、滥用违禁药品与 PID 的发生有关。
如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

对于盆腔炎与盆腔炎症导致的不孕症、宫腔粘连、盆腔粘连的治疗,中医药有明显的优势和特色。河南省中医院女性生殖门诊的五联疗法,即采用盆腔注射+理疗+中药内服+中药贴敷(耳穴疗法)+中药肛塞(中药灌肠)等,不仅可以减少对身体的创伤,用药可以直达炎症部位,还可以以良性的刺激促进盆腔局部血液循环,利于炎症的吸收和消退。一个疗程为三个周期,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程度,治疗1~3个疗程。
据郑瑞君教授介绍,中药肛塞是利用中药栓剂来起到清热解毒、利湿散结的作用,每天早晚1次。一般用于湿热、湿毒所致的腰痛、小腹痛;盆腔注射可直达病变部位,注射部位在耻骨联合上二寸、旁开一寸,每天1次。同时配合理疗的温热刺激来促进药物的吸收;中药贴敷是使用活血化瘀、利湿散结的中药对神阙穴(肚脐)、关元穴(腹中线连线的中点)、腰俞穴(腰骶部)进行贴敷,48小时后取下;中医认为身体的各个部位均在耳廓上有固定的位置,盆腔炎一般取主穴盆腔、内生殖器、肾上腺,配穴取神门、内分泌、胃、皮质下、缘中,待各穴贴压完毕,即予以按压,直至耳廓发热潮红。每穴持续半分钟左右。可在耳上放置3~5天,每天可自行按压2~3次。
必须注意,治疗中不要擅自停药!盆腔炎之所以会反复发作,主要原因就是治疗不彻底。有些患者不遵守用药规则,症状稍有好转即擅自停药,不久症状又出现,就再用药治疗一段时间。这种不规范的治疗,会引起病情迁延,不利于康复。患者千万不要擅自停药,而应该遵医嘱,完成全部疗程。
本文是郑瑞君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