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杨波 三甲
杨波 主治医师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结直肠病专科

顽固的难治性复发性艰难梭菌的终结者-菌群移植

4123人已读

君不见肠浆之菌十院来系列病例

王丽(化名)是江苏人,35岁在一家企业做财务主管,和丈夫育有一女,女儿可爱活泼,生活惬意,可是美好生活就在去年被打破了。

20203月王丽因“子宫肌瘤”在当地医院行宫腔镜手术,手术后第三天出现了恶心呕吐,呕吐为胃内容物,内含胆汁,无呕血。给予了“头孢”、抑制胃酸等治疗20余日后症状稍好转。

1626919900530783.png

出院后仍有反复恶心呕吐等不适,当地医院胃镜提示“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上消化道造影提示“胃十二指肠蠕动减慢,胃下垂”。再次给予了“阿奇霉素、奥美拉唑”等治疗15日有所好转。

1626919926672332.png

202011月王丽因“肺炎”就诊于当地医院,给予“莫西沙星”等相关抗生素治疗约10余日。

2020-12-30王丽出现明显腹痛腹泻,腹痛为阵发性绞痛,性质较剧,需阿片类止痛药物控制。腹泻为黄色浠水样便,无食物残渣,每天5-10次。经对症治疗症状未缓解。

2021.01.09行肠镜检查提示:伪膜性结肠炎。艰难梭状芽胞杆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CDI)(+),予口服甲硝唑治疗后症状稍好转,腹泻次数减少至2-3/天。20212月初王丽再次出现腹痛加剧,腹泻次数增多,复查CDI+),再次予万古霉素治疗后症状好转。三次复查CDI-)。

1626919966825721.png

本以为经历了这么多痛苦就此可以结束,万万没想到的是20212月下旬王丽再次腹痛腹泻,为脐周隐痛,性质较剧,影响睡眠。腹泻每日10余次,为黄色稀水样便,无明显脓血。伴恶心呕吐,呕吐物偶带暗红色血性物质。复查CDI+),当时王丽一家人吓傻了,不是已经转阴了吗,为什么又复阳了。

眼看着绝望的氛围笼罩着整个家庭,最后几经周折来到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结直肠病专科/肠道微生态诊治中心找到李宁教授就诊,结合王丽的病史及相关检查考虑“1、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复发性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2、伪膜性结肠炎3、肠道菌群失调”收治。李宁教授解释到:艰难梭菌是一种革兰阳性厌氧芽孢杆菌,是引起院内肠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临床上,约1 5 % 2 5 % 的抗菌药物相关性腹( antibiotic associated diarrheaAAD) 、 5 0 % ~ 7 5 % 的抗菌药物相关性结肠炎和 9 5 % ~ 1 0 0 % 的伪膜性肠炎( pseudomembranous colitisPMC) 是由 CDI 引起。 CDI 主要是由产毒素CD过度繁殖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并释放毒素所引起,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腹痛、水样便腹泻。CDI通常由长期或不规范使用抗菌药物引起,轻者引起腹泻,严重者引发伪膜性肠炎,且常伴有中毒性巨结肠、肠穿孔、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甚至最终导致死亡。

1626920018718766.png

近年来, CDI已对全球性公共健康造成威胁CDI的发病率偏高但正趋于稳定,其总体发病率已高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成为医院相关性腹泻的首要病因。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 在 2013 年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 美国每年CDI患者超过2 5 万,其中至少1 .4万人死于该种疾

病。加拿大CDI发病率从199 7年的3.8/万住院日上升至2005年的9.5/万住院日。在亚洲,韩国的一项多中心研究发现,成人住院患者CDI发病率从2004年1.7/万住院日上升至2008年的2.7/万住院日,低于同期美国成人住院患者发病率(8. 75/万住院日)。2007至2008年上海一家医院的研究发现,其住院患者CDI的发病率为17. 1/万住院患者考虑患者目前的症状与菌群紊乱、营养不良、肠黏膜屏障损伤相关。

1626920039702292.png

CDI临床症状最早可出现在开始用药后数小时至2 d 之内,最晚可于停药后3 周内出现。症状可由单一腹泻到中、重度感染包括发热、腹痛、腹胀,腹泻初期为水样便,常多于3 次/ 2 4 h ,后期可发展为脓血便。重症患者白细胞增多。严重感染表现为水样便伴

有脱水、中毒性结肠炎和脓毒血症,粪便中可有黏膜状物存在。

因为患者的目前诊断伪膜性结肠炎(复发性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王丽经多次管饲万古霉素治疗,反复复发,属于难治性复发性CDI,再次使用万古霉素等药物治疗相关文献提示效果不佳。菌群移植治疗是其绝对适应证,于是我们提出对其进行菌群移植治疗,王丽的丈夫比较少言寡语,当天办完住院就回去上班了,剩下陪伴王丽的老母亲照顾她,后来的查房才发现老母亲既往患宫颈癌,做过放化疗,脱发严重,戴着假发,行动也比较吃力,王丽的性格比较好强,言语间透露出比较强势,对该项治疗担心以及质疑较多,在我们的不断解释下王丽也慢慢放下了疑虑。

2021-3-7我们尝试给予王丽第一次菌群移植(50ml*3次)。期间仍有间断发热,体温最高37.5℃,予NSADIs退热等治疗。现王丽肠内营养可耐受1500ml/d,大便每天1-2次,为黄色糊便,无发热,无明显腹痛,出院后继续管饲全肠内营养治疗,门诊随访。

1626920076725154.png

出院后王丽的鼻饲肠内营养耐受良好,大便成型,腹痛明显好转。王丽的心情也逐渐好转,对我们的治疗也充满信心。

1626920107374748.png

2021-4-5入院行CDI阴性,王丽非常高兴,我们再次对王丽进行第二次菌群移植治疗(50ml*3天),移植后有一过性发热,但并不是反应特别严重,此时王丽已经非常淡定,对这种不良反应有充足的准备,我们给予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出院后患者继续口服益生菌、益生元等治疗,排便成型。

1626920131169029.png

2021-5-6以及2021-6-2王丽复查CDI阴性,菌群移植的治疗维持的已经基本稳定。

关注我,有更多关于菌群移植的精彩故事分享!

参考文献

[1] Hvas CL, Dahl JSM, Jørgensen SP, et al.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Is Superior to Fidaxomicin for Treatment of Recurrent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 Gastroenterology. 2019. 156(5): 1324-1332.e3.

[2] Kao D, Roach B, Silva M, et al. Effect of Oral Capsule- vs Colonoscopy-Delivered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on Recurrent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2017. 318(20): 1985-1993.

[3] Rao K, Malani P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lostridioides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 in Adults in 2020. JAMA. 2020 .

[4] Bagdasarian N, Rao K, Malani P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 JAMA. 2015. 313(4): 398-408.

[5] Hawkey PM, Marriott C, Liu WE, et al. Molecular epidemiology of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 in a major chinese hospitalan undeirecognized problem in Asia? [J]. J Clin Microbiol,2013, 51 3308-3313.

[6] Ofosu A.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 a review of current and emerging therapies [J]. Ann Gastroenterol, 2016, 29147-154.

[7] Martin H, Willey B, Low DE,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Clostridium difficile strains isolated from patients in Ontario, Canada,from 2004 to 2006 [J]. J Clin Microbiol, 2008, 462999-3004.

[8 ] Burke KE, Lamont JT.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 a worldwide disease [J]. Gut Liver, 2014, 8 1-6.

[9] Huang H, Fang H, Weintraub A, et al. Distinct ribotypes and rates of antimicrobial drug resistance in Clostridium difficile from Shanghai and Stockholm [ J]. Clin Microbiol Infect, 2009, 15 1170-1173.


杨波
杨波 主治医师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结直肠病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