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识肾炎
肾炎,是肾小球肾炎的简称。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病。肾炎,简单地说就是肾小球发炎。什么是发炎呢?每个被蚊子咬过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蚊子咬过后会在局部形成一个红包。这个过程就是发炎,也称炎症反应。炎症反应是人体内免疫系统对入侵外来物进行的自卫反击战。
人体内的免疫系统有很多免疫细胞。我们体检化验血常规中的白细胞就是血循环中的免疫细胞(它们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这些免疫细胞有不同的功能:有些细胞负责吞噬外来物(如中性粒细胞),这些细胞在吞噬外来物的同时还会向周围组织细胞和其他的免疫细胞不断发出“这里有外来入侵者”的信号,吸引更多的免疫细胞向炎症部位聚集;有些免疫细胞吞噬外来入侵者后会把入侵者的特征呈现在自己表面(如单核-巨噬细胞),让相关的免疫细胞很快就认识入侵者;还有些免疫细胞(如NK细胞)则会抱住入侵者,并在入侵者体内打孔。如果免疫细胞吃不到,又抱不到入侵者或者入侵者的碎片,这个时候免疫细胞(B淋巴细胞-浆细胞)就会发射导弹,这个导弹就是抗体。人体内的抗体有很多种,每种B淋巴细胞负责发射一种抗体,一种抗体负责对付一种外来入侵物。抗体会与外来入侵物结合,在这些抗体介导下免疫细胞就可以抱住外来入侵者,外来入侵者或者其碎片跑到哪里,抗体就追到哪里。人血液循环中还有一些免疫分子,医学中称为补体。这些补体就像小飞刀,正常情况下这些小飞刀的刀刃被包裹起来,一旦被激活后就会刀刃出鞘,把外来入侵者扎得千疮百孔。最后体内的清道夫打扫战场。当然,我们的免疫系统不光对外来入侵者自卫反击。体内的免疫细胞也用同样的机制把人体内损坏的细胞、衰老细胞、变性损坏的分子清除掉。对人体免疫细胞来说,这些损坏的细胞、衰老细胞和变性分子也是一种不认识的“异物”。如果外来物被清除,炎症消退,局部组织修复如初。如果外来物不能被清除,炎症反应则会持续存在。由于抗体、补体这些战斗武器会误伤到正常组织细胞。因此长期炎症会导致组织损坏,甚至导致器官功能损坏。
肾炎指的是炎症反应发生在肾脏,具体说是发生在肾小球(这是肾脏的主体结构单位)。遗憾的是肾炎不并是外来物入侵肾脏导致的。肾炎是如何促发的,一直是科学家在思考的问题。每种肾炎都有不同的机制。但总体上可划分为以下几种机制:1)、外来物碎片沉积、种植在肾脏,导致免疫细胞、抗体、补体攻击肾小球,肾小球变成无辜,链球菌感染后肾炎、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就属于这类。2)、体内变性的蛋白质沉积在肾小球;3)、抗体产生细胞不受控制的发射一种或多种抗体,这种(些)抗体在肾脏正好有它(们)结合的部位(医学上称为抗体结合部位,也就是抗原),如原发性膜性肾病。后果就是肾脏变成炎症的战场,肾小球受到攻击、损坏。
肾炎有哪些临床表现呢?和很多炎症反应一样(红、肿、热、痛),肾炎也可引起腰疼,但肾炎导致的腰疼很少见。最常见的表现有颜面、下肢浮肿;有些人会出现高血压,导致头痛。有些患者会出现肉眼血尿,或发现尿泡沫增多。也有不少患者根本没有任何表现,仅是在体检时查尿常规发现蛋白尿、血尿。因此尿常规检查异常也是肾炎很常见的表现。
肾炎怎么办?首先是明确哪种肾炎,往往需要肾穿刺活检(医师用细针吸取少量肾组织,放到显微镜下观察),这样可以发现炎症战场情景,推测病因。当然并不是每个患者都需要肾活检,医师会根据必要性和风险进行评估。肾炎很重要的治疗就是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抑制免疫细胞功能。
肾炎的自我管理也是肾炎综合治疗的重要部分。如控制盐摄入,菜要淡;脚肿、尿少时需要控制液体摄入(如汤、稀饭、牛奶等流质),要保持体重稳定,否则浮肿越来越严重。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后抵抗力会下降,容易感染、感冒,需要预防感染,出现感染后要与医师联系。如何增强抵抗力呢?充分睡眠,放松心情,适当营养(不能大鱼大肉补,否则会增加肾脏负担),适当锻炼(以不劳累为宜)。目前没有任何药物可以增强抵抗力。
本文是周秋根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