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邱占东 人已读
缺血性脑卒中占脑卒中的80%,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是导致人类死亡和长期残疾的最重要原因之一。中国是全球脑卒中危险因素暴露水平较高的国家之一,发病率持续增长,并呈现出年轻化趋势。我国人群的卒中终生发病风险为39.9%,位居世界首位。脑卒中已成为导致我国患者死亡和残疾的最重要原因之一,给患者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
缺血性卒中可能导致失语、失明、偏瘫等,甚至可以威胁生命,但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是可以捕捉到一些预警信号,以提前预防卒中的。这里我们就谈一谈卒中最容易被忽视的一过性预警信号。
缺血性卒中的预警信号常常突然、一过性出现,很容易被忽视,一般24小时内完全消失,甚至有的只持续数分钟,我们称之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俗称“小卒中”。虽然看起来似乎没有造成什么危害,但其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1个月内约30%患者会发生脑卒中,在半年内发生脑卒中比例约50%,一旦发生中风,治疗难度明显加大,患者伤残或死亡的比例会大大提高。有很多患者在就医之前已经反复出现一过性的预警症状,但因为自行恢复了,所以都没有重视和治疗,等再次发作无法恢复了才想到就医,结果已经发生了脑梗死,最终留下了后遗症,非常让人痛心、遗憾。
为什么会发生一过性的预警信号呢?从机制上讲,这些症状是由于脑缺血后神经受到影响,无法控制和维持正常功能,但一过性脑缺血后,血供又幸运地恢复了,所以症状又消失了,没有发生真正的脑梗死。如血管原来就存在局部狭窄、容易发生堵塞,当突然有血栓堵塞住狭窄部位时会出现脑缺血,而在血流动力学的作用下,血栓又被冲走了,使血管再通、血流和神经功能恢复;另外,当血管痉挛而后又很快恢复时,也可能出现一过性症状。
那么,卒中的一过性预警信号都有哪些呢?最常见的包括一过性的肢体麻木无力、言语障碍、口角歪斜、视物异常、行走不稳、记忆丧失等,还可出现眩晕、吞咽困难、跌倒发作、失用、舞蹈症、精神障碍、意识障碍等。
下面举例详细讲解一下几个代表性的症状:
(1)肢体麻木无力:肢体麻木,是肢体突然对外界的刺激,如对疼痛、冷热等感觉减弱或消失了,有的患者会感觉“木木”的,有的甚至连被针扎都感觉不到很痛;肢体无力,可能表现为上肢或下肢的力量比以前变差,比如拿不稳物品甚至抬不起胳膊,或无法独立行走甚至站不起来了。
这里有人可能会有疑问,那么如何与压迫或运动后导致的麻木无力相鉴别呢?其实是明显不一样的。压迫或运动后的麻木或无力是有明显的诱因的,而且压迫导致的麻木一般是受压的肢体出现,运动则一般会同时影响双侧肢体;而卒中的一过性预警信号一般发生于单侧肢体,这是由于一侧脑血管的问题一般影响单侧血供,进而影响单侧肢体。
(2)言语障碍:这里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们把言语障碍分为失语和构音障碍分别介绍。
①失语不仅仅是不能说话,还包括说不好、能说却听不懂、无法给平时熟知的物品命名等。有的患者能发出清晰的声音、能听懂,却无法表达出正常、完整的言语;有的患者能说出完整、清晰的语句,却理解不了别人说的话;有的患者则主要表现为无法叫出熟悉物品的名字。
②言语障碍则可以被理解为口齿不清,患者能说却说得含糊不清,仿佛嘴里含着东西,让人难以理解。
(3)口角歪斜,一般被患者自我感知到或照镜子发现,或被家人朋友发现。做表情动作时非常明显,可伴随一侧口角流涎、说话不清、吹口哨漏气等。患者常常出现脸部发僵,无法控制地吃饭时漏饭粒、漱口时漏水,有的患者还可能同时出现伸舌不居中,影响吞咽和发音。
(4)视物异常:脑缺血可造成多种视物异常,如双眼黑蒙、单眼视物模糊或视野缺损、双眼视物时出现复视等,这是由于供血不足导致视觉神经功能异常或控制眼球活动的肌肉功能受损,出现这些症状时,人们常常会想到到眼科就诊,殊不知却有可能是脑梗死的预警信号,需要到神经内科及时就诊。
(5)行走不稳。有些患者自诉肢体是有力气的、视力也是正常的,没喝酒却像喝醉了,怎么都无法走直线,总是摇晃、容易摔倒,有时还伴随无法完成如系扣子、写字这类精细动作,说话的语调和速度也出现了改变。这很可能是由于前庭-脑干-小脑系统缺血,出现共济失调导致的平衡障碍和动作笨拙,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6)记忆丧失。有的患者出现了一种特殊的表现:一段时间内的记忆丧失了,但之前、之后的记忆是正常的,就像常说的“断片儿”了,一段时间内完全无法接受新的信息。其实病人发病的时候可以完成日常的复杂活动,如吃饭、穿衣服、走路、打电话等,但无法形成记忆;可能几个小时发作过后病人完全恢复记忆能力,但唯独想不起发作期的经历,形成了一个“记忆空洞”。我们讲这种情况称之为“短暂性全面遗忘”,这也是脑卒中的一种一过性预警信号。
这些症状突然出现,一段时间后自行消失,它们既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同时或相继出现,持续时间可长可短,甚至稍纵即逝,但一旦发生,都可能是中风的预警先兆。它们在告诉我们,血管可能出了问题,一定要高度重视、尽快就医。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完善头颅影像学(如CT、MRI)及血管检查等,并遵照相关指南使用药物防控。因而,一旦出现可疑的警示症状,绝不能放松警惕,否则可能发展为急性脑梗死,留下后遗症,影响本人及家庭的生活质量。
一过性脑缺血就像是灌溉农田的管道狭窄了造成供水减少,供水区域的稻苗处于缺水、濒临枯死的边缘,如果供水很快有所恢复,稻苗可以重获新生,但虽侥幸逃脱,却说明管道已经出现了问题,不加以干预就可能出现严重后果——脑梗死。所以大家一定要关注:当出现功能异常,如一过性肢体麻木或活动障碍、言语障碍、面部不对称、口角歪斜、平衡障碍、失忆等,即使是短暂的、可恢复的,也可能是脑梗死的预警信号,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留下终生遗憾。
文:邱占东,杨佳
本文是邱占东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1-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