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小美
医师
武汉同济医院
皮肤病与性病科
“灰指甲”—--甲真菌病的诊疗科普
2142人已读
老百姓所说的“灰指甲”,其实学名叫甲真菌病,它是由真菌感染导致犯甲板和 (或)甲床 所致的病变。指/趾甲被感染后可以表现为浑浊、增厚、 分离、变色、萎缩、脱落、翘起、表面凹凸不平、钩甲 以及甲沟炎等。
虽然甲真菌病约占所有甲疾病的50%,但是不能所有的指甲变化都归结为“灰指甲”,比如鉴别甲下出血、银屑病甲、甲扁平苔藓等。如果诊断存在疑问时,做个真菌检查就可以了,比如真菌镜检、真菌培养等。
治疗方面,外用药主要问题是药物不能很好渗透至整个甲,所以外用药效果有限。可以用于远端受损甲板<50%、无甲母质受累、受累指/趾甲数目<4个;不能耐受口服药物治疗的患者。外用药有5%阿莫罗芬搽剂、8%环吡酮甲涂剂等。口服药物真菌清除率较高,比如特比奈芬、伊曲康唑等。很多患者会担心药物伤肝作用,不知这个概念从何而来,其实在甲真菌病治疗过程中因肝转氨酶升高需要或不需要终止治疗率均低于2%,与安慰剂相似。 因此定期监测肝功能即可。 既往有或现有肝损害的患者不宜使用系统抗真菌药物。当然整个治疗过程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在治疗过程中为了保证新甲的顺利生长,患者应把病甲尤其特别厚的甲修薄,可以用热水泡软后修或者用尿素、水杨酸等药膏软化后修薄。
如果大家有什么疑问,欢迎咨询我。
本文是朱小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