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痱子
痱子的产生,是因为环境中的气温高、湿度大,出汗过多不易蒸发,汗液使我们皮肤角质层浸渍(泡软),导致汗腺开口闭塞,汗液不能排出潴留在管腔中,进而撑破汗腺导管进入并刺激皮肤组织。
通俗点说,皮肤被泡软了,封住了汗腺开口,不能排出来的汗液就决堤了,泛滥到皮肤里面;而皮肤并不买账,它觉得你就是应该被排出去的东西,干嘛留在里面,所以就发动白细胞来斗争汗液,于是各种症状就出来了。
痱子的样子
晶痱
决堤于皮肤最外面的角质层,表现是皮肤表面晶晶亮,露珠般的小水疱,小米粒大小。角质层里短时间来不了白细胞,所以没有炎症,周围的皮肤不红,孩子也没有感觉不适。
等环境温度降下去了,水疱迅速干燥,脱一层细细的鳞屑就结束了,所以有时宝宝们睡一觉醒来,水疱就没了,只剩下一些白色脱屑;这也算是皆大欢喜。

红痱
决堤于表皮层,这是最常见到的类型。
宝宝头、颈、胸、背,小婴儿特别好发于颈部及前胸,特别是皮肤皱褶处,密密的红色小疹子,摸上去粗粗的,部分疹子上还有小小的水疱。这个时候孩子就难受了,会感觉痒、刺痛,尤其有汗液刺激的时候。

脓痱
反复发生的红痱增加了局部感染的风险,驻扎在我们皮肤表面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正常菌群)在这个时候过度繁殖,会在皮疹中出现针尖大的脓疱,这个时候红痱换名叫“脓痱”(少见)。
深痱
决堤于真皮表皮交界处,这是很少见的类型。皮损因为深,表面没有颜色,只是局部有密集的皮肤小颗粒一样地隆起。
应对方法
痱子基本上是一过性的疾病,当环境温度下降时,往往自行消退。
家长可以适当调低空调温度;
给孩子穿易吸汗的棉质衣服,有些家长认为既然温度那么高,还不如不穿衣服,其实宽松、易吸汗的棉质衣服更有利于汗液排出;
可以在洗浴时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拭皮肤,帮助皮肤适当剥脱角质层,帮助汗管恢复通畅;
美国儿科协会不推荐滑石粉为成分的粉状痱子粉,担心吸入后引起宝宝肺部的不良反应,但是妈妈们可以使用液体痱子粉、炉甘石洗剂,保持局部皮肤的干爽、润滑;
对于反复发作红痱的孩子,医生会适当给予弱效激素软膏帮助控制炎症。比如氢化可的松软膏涂抹皮肤,每日1-2次,能很快的缓解孩子症状。
如果出现脓痱了,在保持凉爽的基础上,使用红霉素软膏或百多邦,有助于痱子的消退。
孩子如果觉得痒,可以给孩子用些冰敷,就是用毛巾包着冰块放到痱子上,但一次不要超过20分钟,以免冻伤。另外,还可以使用炉甘石洗剂涂抹,便宜方便,有止痒功能。
任何类型的护肤霜、保湿霜等,因为涂上后,会导致排汗更难,所以也不推荐使用。有些霜里含有酒精和樟脑、薄荷等成分,用起来觉得很清爽,但是对于小于2岁的孩子是不适合的,而痱子多发生在小孩子身上,所以就不要用了。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