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刘丽 三甲
刘丽 副主任医师
大连市友谊医院 眼科

警惕翼状胬肉术后的干眼

1313人已读
20210807_094941.jpeg

临床病例

64岁的张大妈主诉左眼“黑眼球”上长“红肉”2年余,经眼科医生检查诊断为翼状胬肉,建议行手术切除,术后眼部外观明显改善,但张大妈总觉得眼干眼涩,异物感,点抗生素眼药水不见缓解。没办法,术后2个月带着疑惑,再次走进眼科诊室,经过眼科医生详细的问诊和眼科检查后,高度怀疑术后干眼症,做了泪液分泌试验和泪膜破裂等,证实果然是因泪液分泌过少导致的“干眼症”!

寻根问底

那么翼状胬肉术后的干眼症到底是怎么引起呢?从该病例中,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点:一是翼状胬肉多发于中老年人,或者长期从事户外作业的人群,在紫外线的过度照射下,结膜组织变性增生,呈翼状伸入角膜缘内,中医称之为攀睛,老年人术前就合并轻中度的干眼症状,术后部分角膜缘的结膜干细胞受到破坏,导致干眼症状进一步加剧;二是术后眼部用药过多,用药时间过长,对眼表的微环境也是一种破坏或干扰,从而引起泪膜的不稳定。再就是目前电子产品的普及,手机的过度使用,术后眼睛长时间聚集在电脑或手机屏幕上,眨眼的频率越来越少,久而久之,干眼的症状也会日渐明显或加重。患者除了眼干、异物感、疲劳感外,甚至伴有头晕、头疼,有的患者感觉术后眼部更加不适,归根结底这就是干眼惹的祸!

20210807_100952.jpeg

预防及治疗

我们说,翼状胬肉术后的干眼症不仅给患者带来日常生活或者说是眼部的不适,时间长了还容易导致视力的逐渐下降。患者相当于解决了眼部的一种疾病,又带来了新的病痛,术后难免会有更多地抱怨,个别甚至产生医疗纠纷的可能。所以,术前必须严格、仔细的检查患者的泪液分泌功能,对于术前就合并严重干眼症的患者,需明确告知其术后一段时间干眼症进一步加剧的可能,以及术后需要长期用药的可能。那么对于轻度甚至没有干眼症的患者呢,也需要提前告知术后短时间内也可能存在眼部的干涩不适症状,毕竟术后缺损的角结膜组织需要一定时间的修复。总而言之,术前的医患沟通非常重要,尽可能的把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提前告知患者,避免术后产生不必要的医患矛盾。

那么,术后出现干眼症该如何治疗呢?我们说,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很重要,因为轻度的干眼症通过改变不良用眼习惯、配合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点眼,比如现在市面上德国产的海露滴眼液,往往就能自愈;而中重度的干眼症仅仅通过滴眼液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还需要一些辅助治疗,比如睑板腺按摩、湿房镜,泪道栓塞等等,严重者甚至需要手术治疗,比如自体颌下腺移植。

综上所述,翼状胬肉术后的干眼症不容忽视,除了详细的术前检查及预防外,术后积极的治疗非常重要。尤其是年龄较大的老年人,本身泪液分泌功能相对低下,术后更容易出现干眼的症状,所以我们提倡对于高龄人群的翼状胬肉患者,术前就提前点上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这对于缓解术后的干眼非常有帮助。一句话,胬肉术后远离“干眼”,远离更多眼病的发生!

mmexport1628300689783.jpg



刘丽
刘丽 副主任医师
大连市友谊医院 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