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连锁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X-SCID)
X-SCID为一种由IL2RG基因变异致外周血T细胞和NK细胞缺失,虽有B细胞但功能障碍的疾病。绝大部分病例免疫学表型为T-B+NK-。X-SCID是PID中最严重的类型,病死率极高。
1.临床表现:本病以反复严重多病原感染和生长落后为主要表现,可有母系男性早期死亡家族史。患儿通常在3~6月龄出现严重感染,但也可新生儿期发病。表现为与抗菌药物无关的口腔念珠菌病,持续性腹泻,呼吸道各种细菌、病毒(如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偏肺病毒、副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卡氏肺囊虫、真菌、卡介苗与结核、寄生虫等广泛病原和机会感染。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但其他组织部位甚至全身型感染也常见。如果不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X-SCID患儿通常在生后2岁内死亡。患儿由于长期感染、腹泻等,大多有明显生长落后。部分非典型X-SCID患儿起病偏晚,临床表现相对较轻,具有相当数量的T淋巴细胞,可能与IL2RG基因轻型错义变异有关。另外部分患儿由于母体细胞植入,可发生植物抗宿主病表现,如皮疹、腹泻等。
2.实验室检查与诊断:绝大部分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计数<2.5×109/L。T细胞剪切环显著降低。T细胞和NK细胞显著减少,淋巴细胞增殖功能显著降低,胸部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胸腺影减小或缺如。B细胞相对数显著增高,但几乎均为初始B细胞,B细胞绝对值多正常。免疫球蛋白常全面下降。基因分析、γc蛋白表达、白细胞介素2激活下游JAK3和STAT5磷酸化通路分析均可用于确诊患儿。
3.治疗:X-SCID属儿科急症,明确诊断即应启动严格隔离、IVIG替代治疗和复方新诺明预防感染。接种卡介苗者需抗痨治疗,CMV感染需积极抗病毒治疗。输注血液制品应经过辐照。本病唯一根治方法为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基因治疗是最具前景的新型根治手段。
4.预防接种:X-SCID几乎无法产生有效细胞和体液免疫记忆,禁忌接种所有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也难以产生有效免疫应答。X-SCID患儿还应该注意与接种了活疫苗的同住者隔离至排毒结束。
二代测序大大增加了PID的诊断效率,然而仍存在数据分析和解读困难、免疫表型与功能分析能力差、患儿早期识别不足以及处理不当的问题。儿科医生应增强患儿早期识别能力和及时转诊,不断培养免疫专科医师和提高PID诊治能力。产前诊断和新生儿筛查将有助于更早期发现确诊患者,新一代试管婴儿技术可实现健康胚胎植入。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