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状腺癌术中对甲状旁腺进行主动定位和血管保护,降低甲旁减发生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篇文章是2020年5月发表在World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的一篇回顾性研究。
研究背景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是甲状腺癌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其主要见于全甲切除+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后,甲旁减患者需长期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生活质量下降。
研究创新点
根据解剖特点对下甲状旁腺进行分型,通过主动识别和血管保护这一干预措施,最终达到保护下甲状旁腺功能的目的。
研究设计
回顾性临床研究。入组197例甲状腺癌病人,进行全甲切除+单侧/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实验组:108例,实施主动识别和血管保护这一干预措施;
对照组:89例,常规步骤,不进行以上干预措施。
主要观察指标
术后暂时性甲旁减发生率和低钙血症发生率。
结果
术后第一天PTH值,实验组为30.35(21.25, 42.78)pg/ml,对照组为18.80(8.85, 2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优于对照组。
术后第一天血钙值,实验组为2.05 (1.97, 2.13)mmol/L,对照组为2.00 (1.89, 2.12)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优于对照组。
结论
主动识别和血管保护这一干预措施能达到保护下甲状旁腺功能的目的。
本人的思考
1、全甲切除+淋巴结清扫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比较常见,需要重视。其关键是目前能够用来改善甲旁减的并不多。
2、既往的甲状旁腺分型并不准确,新的甲状旁腺分型需要提倡,目前正在做这方面的工作。
3、主动识别和血管保护这个干预措施虽被本研究证实有效,但基于回顾性分析价值略低,同时该干预措施如何操作描述的相对主观。
本文是单成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