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腰腿痛、颈肩痛,原因竟然在此!
邢丹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骨关节科
虽然很多宝宝嘴上说着已经快在家憋疯了,无比想念上班的生活,但是真的复工的话,相信大家还是更爱休假吧。今天,老板通知“复工了”,突然感觉心情不好了,毕竟人生中的“寒假”并不多见。大好的心情跌到了谷底,此时甚是怀念居家练就“厨师”的好日子。当然,房贷、车贷还是要还,老板和客户才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尽管心痛,还是要打起十分精神,准备开工。
然而,当很多人撸起袖子准备加油干的时候,发现自己的身体好像不听使唤了。“颈肩痛”和“腰背痛”阻止了“复工”的进程。其实,有时候疼痛不仅仅来自于我们的内心。
笔者认为,不管是“颈肩痛”还是“腰背痛”,原因都与假期间我们的生活状态有关。玩微信、聊QQ、刷抖音、听音乐、追剧、发呆……我们的生活内容就是如此简单,但它们的共性在于——静止大于运动!从医学角度分析,看似“静止”状态的我们,身体上的肌肉却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因此,这种假期后的肉体疼痛表现,应该诊断为“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肌肉疼痛是最常见的就诊主诉
以下几点认识需要提醒所有人注意:1、骨科门诊有1/3的患者是因肌肉骨骼疼痛前来就诊的;2、年轻人群中大多患者因为颈肩痛或腰背痛就诊;3、很多患者自己误认为患有颈椎病或腰椎间盘突出症;4、在人生命中有85%的人至少出现过1次这样的疼痛。因此,肌肉疼痛常常被大多数患者误解,其实多数情况是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疼痛特点
该疾病的疼痛特点:1、局部疼痛,不会出现远处的放射痛;2、局部按压时疼痛明显;3、休息、尤其是改变姿势时,可能疼痛缓解;4、疼痛有时可以找到明显的触发点。因此,了解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疼痛特点有利于与其他疾病鉴别。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除疼痛以外的表现
除疼痛外,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就是活动受限。原因在于,患者因惧怕疼痛而间接引起的活动受限,比如转头受限、弯腰受限、屈腿受限等。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发病部位
原发的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发病部位包括:颈部、上、中或下背部、肩部、髋部、盆底、胸壁等。当然,还有一类继发性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多与使用其他药物有关,比如免疫抑制剂等,其可能表现为全身多处疼痛。
误诊类型与鉴别
颈肩痛常被误诊为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常有疼痛表现,但多为上肢远端、双手的疼痛或麻木,伴有指尖感觉异常等。而颈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疼痛多位于颈项部两侧的肌肉,多表现为疼痛伴酸胀感。腰背痛常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见的疼痛多在下肢,常沿大腿后侧、小腿外侧放射至足背外侧等,腰部症状不明显。而腰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疼痛多位于腰部脊柱两旁的肌肉。
了解发病机制有助于理解疼痛的特点
肌肉及骨骼的结合处是关键点,因为人体的运动是通过肌肉牵拉骨骼实现的。肌肉接触点受到持续的收缩活动刺激,从而导致疼痛感受器局部缺血、缺氧和神经生理学改变,从而引起疼痛敏感,最终将疼痛感受引向到接触点的深部。因此,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疼痛点多位于骨骼的肌肉附着点附近。
“静止”运动引起疼痛的原因
人体的每个动作都是在肌肉的收缩或舒张的帮助下完成的。人体最简单的动作——站立,就是在伸肌和屈肌的共同平衡下实现的。比如:竖脊肌是强有力的躯干肌,两侧收缩可使脊柱后伸,并可仰头,对维持人体的直立姿势有重要作用。臀大肌可以维持身体平衡,防止躯体前倾。虽然处于“静止”状态,但是肌肉仍处于激活、发力状态。肌肉在静止状态的持续发力就会通过上述机制引起疼痛。因此,长期处于静止状态,如长期从事文案或设计工作、长期从事驾驶工作的人,易出现颈肩痛或腰痛。
了解引起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原因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发生与很多生活中的因素有关,包括:提拉重物、反复弯腰、扭转身体、重复运动和长时间持续的姿势,如头部倾斜或低头以及心理社会压力因素等。因此,人们需要了解这些因素,通过改变生活方式,避免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出现。
影像学检查对于筋膜疼痛综合征的诊断重要吗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诊断不依靠影像学检查。但是,影像学检查(X线、CT、MR、超声等)的目的是为了排除其他疾病,如:骨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纤维性肌炎等。
筋膜疼痛综合征的非药物治疗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治疗的基础是非药物治疗。建议继续常规的运动,以持续缓慢的肌肉牵拉运动为主,逐渐恢复肢体的活动范围。运动的原则以轻缓、有限为原则。运动过程中一旦出现疼痛加重,建议继续缓慢轻柔拉伸肌肉,避免给患者增加紧张心理。不建议进行力量训练,因为力量训练可能加重肌肉与骨骼附着点的应力,从而加重病情。此外,具有热敷也有助于炎症的消散和疼痛的缓解。
筋膜疼痛综合征的药物镇痛治疗
筋膜疼痛综合征通常需要药物镇痛治疗。以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为例,给药方式包括外用和口服两种。外用药物不通过消化道给药具有很好的安全性。而口服 NSAIDs在肌肉骨骼系统疼痛的治疗中也占据核心地位,具有解热、镇痛、抗炎的作用。主要包括传统的NSAIDs和COX-2抑制剂。NSAIDs对于各类骨骼肌肉疼痛均有效,且镇痛效果要强于对乙酰氨基酚。但传统NSAIDs需要注意胃肠道、心血管风险等。相反,COX-2抑制剂的胃肠道风险明显降低,具有比传统NSAIDs更好的安全性。此外,其他类型镇痛药物还包括:对乙酰氨基酚、阿片类药物、曲马多等,具体药物使用问题建议遵医嘱。
结语
抗“疫”复工,其实我的痛苦更多来自肌肉骨骼疼痛。筋膜疼痛综合征形成的原因在于假期中的久坐或休息。我们需要认识到:“静止”是导致肌肉疲劳的原因,多一份运动,少一份疼痛。相信,假期的最后几天,我们可以给自己找到不少有价值的运动项目,令如今“静以修身”的生活乐在其中。让“静止”的生活远离我们,复工自然也OK,我们就可以再次回到烟火十足的人间。
本文是邢丹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