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褐斑是否能自愈?
黄褐斑在亚种人中发病率较高。很多人都受到这个疾病的困扰,影响美观。其本质属于色素代谢障碍性疾病,一般不能自己消退。也有人说黄褐斑会在绝经期后变淡,那是不是就可以不用治疗了?
临床上发现,黄褐斑确实是和性激素水平有关系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黄褐斑都能在更年期以后变淡。而且黄褐斑并不是短时间形成,且其发病原因复杂,可能与妊娠、内分泌失调、子宫卵巢疾病、日光照射、精神创伤等因素存在一定的关系。黄褐斑在一定程度上也和皮肤老化有关系,研究表明,黄褐斑皮损处皮肤除了有色素异常和色素细胞功能异常以外,皮肤局部也存在光老化的表现:皮肤基底膜破坏,局部日光性弹力蛋白变性。局部炎症反应较重。所以,随着年龄的增加,黄褐斑大概率会越来越严重。
在黄褐斑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的情况下,早治疗,且综合治疗有助于提高治愈率。现在大部分医生都主张多种方案联合治疗。主要有口服(氨甲环酸,抗氧化剂),外用药物(以氢醌,熊果苷,甘草黄酮,377,壬二酸,烟酰胺等主要功效药物为代表的),微针,激光(低能量,大光斑),中胚层(比奥瑞思熊果苷精华系列)或光子疗法
(引用:Kwon S H, Na J I, Choi J Y, et al. Melasma: updates and perspectives[J]. Experimental dermatology, 2019, 28(6): 704-708.)
激光治疗黄褐斑的原理和光子类似,利用一定的能量穿透皮肤组织直达皮肤表皮基底层和真皮层,改善色素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但是黄褐斑影响因素较多,局部炎症较重或光老化较重的话会易于复发,术后加强皮肤护理尤为重要,不主张激光作为黄褐斑的首选,治疗同时一定要结合药物治疗。
口服药物治疗比较必要,一些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B6等。维生素C可以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维生素E被称为血管清道夫、维生素B6以辅酶身份直接或间接参与与黄褐斑发病机制有关的酶类的代谢,但均需较长的用药时间和较大剂量。
口服氨甲环酸,可抑制黄褐斑的血管生成,减少红斑及血管数量。应是饭后服用,且避免月经期间使用。谷胱甘肽在人体中广泛存在,肝内含量较高,抗氧化作用较强,延缓并阻断色素细胞内络氨酸转变为黑色素,防止肝斑的产生。研究结果显示,氨甲环酸联合谷胱甘肽可以明显改善黄褐斑患者的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氨甲环酸本身是个止血药,治疗黄褐斑时口服剂量减半,一般不会影响正常月经等。
外用的药物也很多,药物包括氢醌,熊果苷,甘草黄酮,377,壬二酸,烟酰胺,维甲酸等。其中氢醌(对苯二酚)最为常用,它对黄褐斑的脱色作用已得到公认。但是氢醌比较刺激,甚至会引起色脱。建议小面积外用,持续应用数月往往有效。
微针结合一些中胚层的药物改善皮肤的色素问题和光老化问题在最近几年的治疗中越来越流行。黄褐斑是个综合的皮肤问题,也理应用综合的治疗方式进行改善才可能更有效。
还有中医,中医常将黄褐斑分为气滞血瘀型、脾胃虚弱型、肝肾亏虚型3种。对于我们西医来讲,很难进行准确辩证治疗,只能根据相关症状判断患者属于何种类型给予相应中成药并结合其他方法治疗。
总之,黄褐斑是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大部分患者需要长时间多疗程的治疗。尤其需要提醒的是,黄褐斑的治疗不宜过激,外来刺激会导致局部炎症反应,表皮中的黑素细胞会生成更多的黑素来抵御不良刺激,导致黄褐斑生成或加重。
本文是张怡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