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晓惠_好大夫在线
1届年度好大夫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单个核细胞宫腔注入对薄型子宫内膜的治疗作用

发表者:邓晓惠 人已读

目前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超过2/3的胚胎着床失败是由于子宫内膜容受性不佳造成的,而胚胎本身的问题只占不到1/3,说明子宫内膜容受性是影响胚胎着床的主要因素。随着胚胎培养技术的日臻完善,胚胎质量已经不是影响胚胎着床的主要因素,而母体子宫内膜容受性已然成为影响胚胎着床的首要因素。

子宫内膜容受性是指子宫内膜处于允许胚胎粘附、穿透、植入的一种状态,这个时期称为种植窗期(约在月经周期的第20到24天,即排卵后的第6到7天)。如果种植窗期子宫内膜容受性不良或胚胎滋养层侵袭力不足就会导致胚胎种植失败,这也是种植失败和早期流产的主要原因。

胚胎种植过程中子宫内膜和胚胎滋养层间复杂的内分泌和免疫系统调控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宫腔注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muclear Cells,PBMCs)是一项重要的细胞治疗方法PBMCs主要包括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等。研究发现宫腔注PBMCs能调控子宫内膜分泌细胞因子(如IL-1α, IL-1β和TNF-α等)、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及滋养层细胞向子宫内膜的侵袭力。另外,大量临床研究发现宫腔注PBMCs可显著提高患者的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

宫腔注PBMCs参与母胎对话,调控胚胎种植的机制复杂。可能的机制有启动黄体细胞分泌孕激素;调控宫腔局部免疫微环境,从Th-1优势转向Th-2优势;促进子宫内膜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促进子宫内膜和黄体细胞分化及胚胎滋养层侵袭;促进胚胎粘附和侵袭。

近年来,脐血因其免疫原性低、供着无痛苦、来源丰富、可异体移植、移植后抗宿主病发生率低等优点越来越被用于临床疾病的治疗。脐带血是胎儿娩出、脐带结扎并离断后残留在胎盘和脐带中的血液,通常是废弃不用的。脐血单个核细胞(Umbilical Cord Blood Mononuclear Cells,UCBMCs)即脐带血中具有单个核的细胞,富含多种干细胞(如造血干细胞、内皮祖细胞、间充质干细胞等),从极原始的胚胎样干细胞到相对成熟的内皮祖细胞和神经干细胞。不同亚群干细胞的不同功能和分化方向使UCBMCs应用广泛,临床上对多种疾病治疗有效。UCBMCs已被用于小儿脑瘫糖尿病足、缺血性心脏病、卵巢早衰等疾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UCBMCs与PBMCs相比其细胞干性和祖性更强,宫腔注入UCBMCs有望成为修复子宫内膜,提高胚胎种植率的有效方法


本文是邓晓惠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1-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