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婴儿血管瘤
婴儿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 IH)是一种婴儿期常见的良性肿瘤,本质是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殖,多见于女性,1岁之内发病率约4%-12%。
婴儿血管瘤一般在出生时或生后6个月内出现,它的增殖速度有时间特点:
在出生后3个月内为早期增殖期,迅速增殖,形成草莓样斑块或肿瘤,可达到最终面积的80%。
6-9个月是晚期增殖期,这时候增殖变慢,少数持续增殖到1岁之后。
之后是稳定期,瘤体一般不再增大,持续几个月到半年。
最后消退,颜色变暗,中心发白,瘤体充盈度降低,逐渐萎缩、显小。
大多数血管瘤不治疗的情况下大约在3-7年内会自然消退,但有55-70%会好转后会遗留局部毛细血管扩张、残留脂肪组织、皮肤松弛的并发症。
还有一部分血管瘤会影响容貌,甚至影响正常器官的功能,大约有10-15%会出现感染、瘢痕等并发症,所以多数还是需要积极治疗。
对于危险程度高的血管瘤,一定要及时治疗,一般推荐生后4周内要开始处理。包括血管瘤消退后,容易形成瘢痕形成或毁容风险增高的大血管瘤(比如大血管瘤、面部血管瘤),危及生命的血管瘤(气道血管瘤),可能影响功能的血管瘤(例如眼周血管瘤),容易形成溃疡的血管瘤等。
对于可能不影响美观的、能自行消退的小血管瘤呢?
比如肚子上的小血管瘤,可以积极的观察,就是每月拍照监测其大小变化,等其自行消退,过程中可以请皮肤科医生评估。
如果能接受可以继续等待,如果感觉不能接受及早开始治疗,但这种可能错过最佳治疗时期,之后需要联合其他手段进行处理。
当然,更积极的治疗,早发现早评估,如果适合就采用药物干预,遗留后遗症的风险会更低,这是为什么推荐在增殖期结束前给予治疗的原因。
研究也发现,增殖期进行治疗,其效果好于消退期。
对美观要求高的家长,需要把握好治疗的时机,在血管瘤增殖期就开始治疗。
所以,对于这种情况,家长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是积极的观察,还是立即就处理。
如果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发现红色的“胎记”,及时就诊,必要时超声确定深度,严重病例可能需要检查相关其他脏器。
若符合外用适应症,回家外用药物,定期随访观察。
还有些需要激光治疗,口服或静脉滴注药物治疗的案例,也可以在家外用药物同时联合治疗,提高疗效。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