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尺桡骨远端骨折可以不开刀吗?
前臂骨折是儿童最常见的长骨骨折,约占儿童所有骨折的40%。前臂骨折中,尺桡骨远端骨折是最好发的骨折部位。尽管该骨折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但是最常见的还是在青少年生长快速期。
一、损伤机制
尺桡骨骨折多见于远端,其原因是桡骨干近端截面呈圆形,中段呈三角形,而远端呈卵圆形。这种几何学特征使其在移形部有结构上的薄弱点(图1)。此外,前臂近端有发达的肌肉附着,而远端仅有肌腱包绕,在外力情况下容易出现骨折。
直接摔倒后手部撑地是最常见的损伤机制,应力传导很容易发生尺桡骨远端骨折。跌倒时,前臂旋后伸直,导致向掌侧成角的青枝骨折;前臂旋前伸直,导致向背侧成角的青枝骨折。
图1、尺桡骨解剖
二、临床诊断
患儿可以出现前臂远端肿胀、疼痛,导致腕部、前臂和手部活动受限。骨折部位畸形程度取决于骨折移位程度,如骨折端伸直型移位可出现银叉样畸形,类似成人Colles骨折。
手部和肘部的伴发损伤比较少见,但必须引起重视,因为它们的出现常提示有更为严重的创伤。成人尺桡骨远端骨折常常伴有腕部韧带和关节软骨损伤,而在儿童此类损伤并不常见。
通过标准的前后位片和侧位片,可以判断骨折的类型和畸形程度。X片应包括对腕关节和肘关节的全面评估。
三、治疗
尺桡骨远端骨折大多都能通过闭合复位、石膏固定达到满意的疗效。
1、 闭合复位石膏固定
通常在患儿清醒状态下进行闭合复位,采用加大成角、牵引、手法复位来完成,采用管型石膏固定。前臂石膏固定固定要点包括:骨间塑形、髁上塑形、适当的衬垫、石膏分布均匀、尺骨边缘较直以及三点塑形。桡骨远端骨折的石膏指数(即在骨折水平面,矢状面石膏宽度/冠状面石膏宽度)应当为0.7。如果石膏塑形不佳,可能会造成复位丢失。
复位后要求抬高患肢,并定期复查。骨折移位通常发生在受伤后3周内,因此3周内需要每周复查,一旦发现骨折端移位,可能需要再次复位,有报道5%-10%的前臂双骨折患儿需要再次复位。轻微的骨折移位可以不需要再次复位,但应密切随访,检查石膏是否松动并及时更换。
目前,闭合复位的可接受标准尚未统一。前臂双骨折治疗目的是保证前臂的正常外观、功能完好,活动范围大致正常。评估前臂畸形愈合的X线表现包括成角(冠状面和矢状面)、旋转、侧方移位、桡骨弓和骨长度。前臂旋转功能受限和外观异常是畸形愈合的后遗症。总体来说,前臂远端骨折塑形能力较强,并且强于前臂近端骨折(图2)。
图2、患儿,男,7岁,右桡骨远端骨折(A、受伤时,B、受伤后2周,C、受伤后6周,D、受伤后2月)
2、 手术治疗
尺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指征包括: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合并血管损伤需要修复、开放性骨折、不可复位骨折、闭合复位后不易固定。
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固定是治疗成人前臂骨折的方法,对于儿童也可以应用,优点是可以达到解剖复位,早期功能锻炼,但手术切口较大。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也是一个选择,手术创伤小,但骨折端可能会出现不稳定,术后需要石膏固定。
本文是金芳纯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