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天,不要错过采摘这些中药
从八月份立秋到立冬前的十一月,独属于秋。秋,是耕者辛勤劳果收获的季节;秋,是文人墨客感怀的时光;秋,是采摘中药的一个好时节。
菖蒲
花期6-9月,果期8-10月
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
功能:主治风寒湿痹,咳嗽逆气,使心窍通畅,补益五脏,通利九窍,使耳聪目明,声音发出。长期服用使身体轻捷,增强记忆力,不迷糊,延年益寿。产于沟渠,水塘等水草丛生处。
明代高祖皇帝常嚼食菖蒲喝水治疗腹痛的毛病。端午节将艾蒿菖蒲插门前为插青。
菊花
全国各地均有种植,花期9-12月,主治各种风邪导致的头部眩晕胀痛,目胀肿痛,眼睛流泪,肢体麻木,风湿痹痛等,长期服用调理血气身体轻捷,延缓衰老,延年益寿。
菊有百种,菊中无子者为牡菊,甘菊可入食,入药可用各种菊,但不能用野菊。白菊入阳分,红菊入妇人血分。古代圣贤将菊比作君子,列为上品,隐士泡酒,文人食花瓣。
菟丝子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以北方地区为主,在9-10月采摘。使极度虚损得以续补,补身体不足,增加气力,强健身体,汁能祛面部黑斑,长期服用明目,使人轻巧延年益寿。
菟丝子夏生苗,初如细丝,遍地生长不能独立向上。攀缘于其他草梗而缠绕而生,根渐离开地面寄生于其他植物。相传古代用其首先治好兔子,其形又如细丝,取名兔丝子。
牛膝
主产河南,花期8-9月,果期9-11月
主治寒湿痿软疼痛,四肢拘挛,膝盖疼痛不能屈伸,可疏通血气,治疗烫伤皮肤溃烂,致堕胎,长期服用使身体轻捷,抗衰老。因其茎上有棱节,很像牛的膝骨,名牛膝。
薯蓣
原产山西,现分布于我国华北,西北及长江流域
花期6-8月,果期8-10月,主脏器之气受损,补体虚羸瘦,驱寒热邪气,修补内脏,增加气力,使肌肉增长,长期服用使人耳聪明目,身体轻巧,没有饥饿感,益寿抗衰。产于山中的深谷处,相传战时在山里缺粮时遇到,叫作山遇,渐渐写作山芋。
薏苡仁
主产四川,辽宁和广西
九十月采实,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的风湿痹;使湿气下行,长期服用使身体轻巧,补益气血。薏苡仁属土,阳明经药。薏苡根堕胎,驱虫;薏苡叶夏日煎服暖胃益气血,初生小儿洗浴有益。
薏苡仁原产我国和东南亚,为宫廷膳食,相传东汉大将马援平定南疆时装一车薏苡仁引种栽培,被反诬为搜刮民间珠宝,马援将薏苡仁倒入漓江,当地人民热爱马援的廉洁奉公,将漓江边的山取名伏波山,薏苡仁又被美称薏珠子。
防风
分布于东北,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湖南等地。花期8-9月,果期9-10月,主严重风邪导致的头痛眩晕,怕风,风邪导致的眼盲视物不清,风行全身使骨骼关节麻痹,胸中烦闷,长期服用能够使身体轻巧。防风古称屏风,为风药中的润药。防风去芦头,炙赤,为末治崩中,配厚朴,砂仁,陈皮,制香附等治妇女抑郁隐曲之疾。
远志
产自泰山及冤句的川谷中,春秋采挖,主咳嗽气逆,能补齐虚不足,驱除邪气,通利九窍,增益智慧,使人耳聪目明,过目不忘,增强记忆力,增加体力。长期服用使身体轻捷,抗衰老。为肾经气分药。东晋谢安开始隐居东山不出,后下山做了桓宣武的大司马。有典故“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
本文是王山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