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洋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典型病例

四十年吸烟“吸出”巨大腹主动脉瘤,83岁老人面临生死考验

发表者:王海洋 人已读

一位83岁高龄的老人,有四十多年的吸烟史,偶然发现体内竟然潜在一枚巨大的“临时炸弹”——腹主动脉瘤,随时有被“撑爆”的可能,同时还有严重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又有基础疾病缠身,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王海洋教授团队秉承“不放弃一丝希望”的原则,与多学科团队协作,为他成功实施了“腔内隔绝手术+双侧髂动脉成型术”,术后一周,患者康复出院回家。

八旬老人腹主动脉瘤,随时撑爆血管致休克死亡

从去年开始,柳大爷的腿脚莫名地疼痛,甚至影响到正常走路,去医院检查发现下肢缺血严重,同时发现腹主动脉处有一个3公分左右的动脉瘤。但是,由于柳大爷年纪大,几年前放了颈动脉支架后,开始出现肾功能不全,需要按时透析。儿子带着老父亲到了几经辗转,医生都表示束手无策,建议他们使用药物保守治疗,定期复查。

然而,时间一长,止痛药对柳大爷似乎也不管用了,他常常晚上疼得“嗷嗷叫”,整夜睡不着觉,看到父亲备受煎熬,在朋友的推荐下,儿子陪父亲来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希望能够彻底帮父亲解决这个难题。

“我们给他做了CTA检查,发现他双侧髂动脉闭塞,而且腹主动脉瘤扩张迅速,瘤体直径超过7公分,像个鸡蛋那么大。”王海洋教授说,长期吸烟是诱发腹主动脉瘤的一个高危因素,但这种病比较隐匿,瘤体破裂前可能没有任何症状,而一旦破裂,致死率高达80%,“这位患者腹主动脉瘤的增长速度非常快,不到一年的时间长大一倍多,而且瘤体巨大,随时可能‘撑爆’血管,可因大出血致休克死亡。”

多学科会诊,为大爷拆除“炸弹”

由于柳大爷基础疾病较多,涉及心脑血管、肾脏、呼吸等多种问题,而且年龄偏大,手术的耐受力相对较弱,为了给柳大爷制定一个最适合他的治疗方案,王海洋教授邀请来自心血管内科、肾内科、呼吸科等多学科专家开展病例讨论,“像这么大的腹主动脉瘤,很多时候会采取开刀手术,但创伤较大,不太适合年纪很大的老人家,我们最终还是决定通过微创介入技术进行血管腔内修复。”

一切准备就绪后,8月10日,柳大爷被推进了手术室。“患者曾经有脑梗塞病史,身体条件非常脆弱,所以我们在麻醉用药方面都要特别精细。” 麻醉科蓝岚主任为他进行了精准的麻醉诱导,密切监测手术过程中生命体征各项指标,为手术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然而,由于柳大爷有严重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左侧的股动脉几乎完全闭塞,仅仅不到1毫米的空间,要想将覆膜支架上送至腹主动脉瘤处,必须先将双侧入路开通,王海洋教授利用球囊小心翼翼地将失去弹性的血管一点点扩张开来,然后要将支架准确置入。

“我们没有犯错误的空间,支架放置的位置上下误差不超过2毫米。”王海洋教授说,患者的腹主动脉瘤累及肾动脉,而且瘤体严重扭曲,有两处几乎达到90°弯曲,这就给医生的操作提出了难题,如果支架放得过高,容易盖住肾动脉,影响肾脏供血,让原本就已经受到损伤的肾功能更加“雪上加霜”,但如果放得太低,又容易出现封闭不全,起不到隔绝瘤体的作用,依然解除不了风险,“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精准锚定,保护肾动脉不受影响。”

王海洋教授凭借丰富的技术经验,与团队默契配合,在超声引导下,屏气凝神,在瘤体内选择好最佳的位置,将支架稳妥地放入进去-释放,成功将那颗巨大的腹主动脉瘤隔绝在外,为血液流动重新建立了一条“人工通道”,拆除了这个“不定时炸弹”。

“炸弹”拆除了,但是柳大爷双脚疼痛难忍的问题还没有解决。王海洋教授利用先进“斑块旋切技术”,通过一个小切口,将堆积在血管里的“垃圾”一点一点清理掉,取出了近10厘米长的动脉斑块,帮助他恢复了下肢血运,改善下肢缺血症状。

同时,针对患者左髂内动脉瘤,王海洋教授既要考虑保证左下肢动脉血管的通畅,预防臀肌缺血而影响正常活动,又要预防瘤体扩张风险,采取封堵部分左髂内动脉以保证术后的效果。

手术顺利完成,综合考虑到柳大爷的身体状况,为保证其顺利度过关键的围手术期,他被送至重症监护室,在重症医学科团队的精心医治和护理下,柳大爷各项指标都在向好发展,清醒后的他告诉护士,自己好久没有睡得这么舒服了,感觉脚没有那么疼,精神状态也好了很多,还一直惦记着要出院去“喝茶”。

术后第六天,经过复查,柳大爷的状况一切良好,肾动脉保持通畅,肾功能也没有下降,更为让柳大爷舒心的是,脚不疼了,他又可以自己下床行走,“手术前孩子们为了我的事忙的团团转,现在终于好了,不用他们担心了。”柳大爷开心地说。

远离主动脉瘤潜在的风险,早发现,早干预是关键

腹主动脉瘤是一种慢性疾病,约占主动脉瘤的85%,临床上不少患者在无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发生主动脉瘤破裂,死亡率可高达80%以上。“想远离主动脉瘤潜在的风险,早发现、早干预是关键。”王海洋教授建议,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有吸烟史、家族史、肥胖等高危因素的人群,特别是65岁以上有吸烟史或家族史的男性,每年应定期做胸部X线检查和主动脉超声排查。一旦发现存在主动脉扩张,应及时到血管外科就诊,进一步排查诊断。如果出现剧烈胸痛、腹痛等症状,应马上就医,以避免因血管破裂面临的危险。

mmexport1631158639936.jpg

王海洋教授认为,即使需要手术,也不必太过担心,可通过微创介入手术帮其血流“改道”,让动脉瘤不受高压血运的影响而被“引爆”,又避免传统开放性手术带来的大创伤及并发症。值得提醒的是,主动脉瘤患者术后仍应遵医嘱规律服药,严格控制血压。

指导专家

王海洋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指导教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全国委员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2项在国内外高水平医学杂志发表专业文章20多篇。

专业方向:擅长血管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在微创治疗下肢静脉曲张,颈动脉狭窄、肺栓塞、腹主动脉瘤、布-加综合症、内脏血管疾病、下肢动静脉阻塞病、血液透析通路等疾病的诊治。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周四上午


本文是王海洋医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王海洋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1-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