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药物,主要有哪些呢?
1、口服—普萘洛尔(又名心得安)
普萘洛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得安,这是一种β受体阻滞剂。它一般只适合2月龄以上的婴幼儿。而且对于一些浅表血管瘤、小面积血管瘤以及非重要部位的血管瘤,并不建议使用心得安治疗。
需要使用心得安治疗的血管瘤往往都是大面积的、相对严重的,包括长在面部、腰骶部、会阴区以及口眼鼻周围等可能产生严重后果的血管瘤,以及外用药等无效的血管瘤,还有生长速度过快的血管瘤。不太严重的血管瘤患者需要慎用,或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做好复查复诊。
2、外用—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
这种滴眼液主要成分是马来酸噻吗洛尔,对于早期血管瘤,面积不大,红色部分没有突出皮肤,或者皮下深度没有超过7mm,这时可以采用涂抹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或者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的方法进行。但这种滴眼液对血管畸形或者鲜红斑痣(红色的胎记)是没有作用的。
其优点是相对比较经济,副作用小,缺点是需要使用的时间会比较长,只针对有内皮增生的血管瘤有效。
3、注射—硬化剂
这种注射的硬化剂主要包括博来霉素、平阳霉素,还有聚桂醇等药物。如果血管瘤已经突出皮肤了或者深度超过7mm了,经过医生评估后就可以做局部硬化治疗。硬化剂注射治疗的原理是,将硬化剂注入到血管瘤组织中,使血管产生无菌性急炎症,然后引起局部血管的栓塞,阻塞血管瘤的营养供给,从而达到使瘤体纤维化的目的。
局部硬化剂的注射效果比较明显,但要注意注射的方式和剂量。这种局部注射治疗适合于瘤体比较突出或者较深的血管瘤,注射的周期是2周左右,优点是局部到达瘤体的药物浓度较大,效果明确;缺点是注射要注意一些细节,尤其是对于一些特殊部位,比如眼睑、鼻部、唇部、会阴等部位,对注射者的要求较高。
本文是刘应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