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宝牙齿的萌出顺序及年龄
牙齿的萌出、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包括生长、钙化和萌出。整个发育过程与机体内、外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与机体的代谢平衡、神经系统的调节、以及营养、内分泌等都有关。
牙胚(未发育成熟的恒牙胚芽)埋于上下颌骨内,随着颌骨的生长发育,牙胚亦发育化,直至牙冠突破牙囊,穿破牙龈而显露于口腔。牙冠破龈而出称为出龈。从牙冠出龈到上下牙咬合正常,此时牙根尚未完全形成,牙周附着不牢固,牙槽骨也较疏松,易受外力的影响。若唇、颊舌的压力大小和方向不正常、不平衡,或有不良的吮指、唇的习惯等,恒牙萌出时乳牙早失牙间隙不足,都可造成牙齿异位畸形。
牙齿萌出的特点是:
(1)牙齿萌出有一定次序,萌出先后与牙胚发育的先后基本一致。
(2)牙齿的萌出有一定的时间,但其生理范围较宽,个人差异较大。
(3)左右同名牙大致同时出龈。
(4)下颌牙萌出略早于上颌的同名牙。
一、乳牙的萌出
乳牙胚在胚胎2个月即已发生,5~6个月钙化。新生儿的上下颌骨内已有20个乳牙胚。乳牙萌出顺序及时间见表1。
乳牙萌出的时间和顺序
1、中切牙:下颌6个月;上颌7个半月
2、侧切牙:下颌7个月;上颌9个月
3、第一乳磨牙:下颌12个月;上颌14个月
4、犬牙:下颌16个月;上颌18个月
5、第二乳磨牙:下颌20个月;上颌2岁
有的孩子会有个别牙齿的萌出顺序颠倒,但最终并不影响牙齿的排列,无需处理。
二、恒牙的萌出
第一恒磨牙牙胚在胚胎4个月即发生,是恒牙中发育最早的牙。6岁左右第一恒磨牙在第二乳磨牙的远中萌出,是最先萌出的恒牙,不替换任何乳牙。
表2
恒牙名称 | 萌出次序 | 萌出年龄 |
第一恒磨牙(六龄齿)、下颌中切牙(下门牙) | 1 | 5~8岁 |
下颌侧切牙、上颌中切牙(上门牙) | 2 | 6~9岁 |
上颌中切牙(上门牙) | 3 | 7~11岁 |
第一前磨牙、下颌尖牙(下虎牙) | 4 | 9~12岁 |
第二前磨牙、上颌尖牙(上虎牙) | 5 | 9.5~14岁 |
下颌第二磨牙 | 6 | 10.5~14.5岁 |
上颌第二磨牙 | 7 | 11~15岁 |
第三磨牙(智慧齿) | 8 | 16.5~26岁 |
本文是孙鹏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