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婴儿的声导抗使用1000Hz探测音
声导抗测试的探测音可以使用不同的频率,最常见的两种为226Hz和1000Hz。传统的鼓室声导抗检测采用226Hz探测音,近年来,随着新生儿听力筛查及婴幼儿听力保健追踪工作的普遍开展,发现226Hz探测音在婴幼儿表现不同于成人的鼓室图型,其结果对于判断是否为中耳炎并不可靠。
中耳结构可看做传声系统。传声系统的质量、弹性和摩擦力可影响不同频率声音的传递。成人和大龄儿童的中耳系统以劲度为主,对低频声音的传递影响更显著。婴幼儿的中耳系统以质量为主,对高频声音的传递影响更显著。因此,对于婴幼儿和成人的声导抗测试,应使用不同的探测音频率。226Hz声导抗适合于成人及年龄较大的儿童,0~6个月内的婴幼儿的声导抗测试应使用1000Hz。
正常成人中耳共振频率为800~1200 Hz。因此,选用226 Hz 探测音时,中耳主要受劲度影响,鼓室图表现为单峰。中耳炎患者,由于积液减少了中耳耳腔内的气体体积,劲度声抗升高,最终造成声阻抗升高,鼓室图峰型低钝。当中耳腔完全为液体充满时,劲度声抗最大,鼓室图表现为平坦型。因此,成人可通过观察 226 Hz 探测音鼓室图形态和测量声导纳值判断中耳是否正常。
新生儿在出生时,外耳道底未完全骨化。在其出生后6个月内,外耳及中耳结构处于持续发育的过程,应使用1000Hz的探测音探测中耳积液。
婴儿中耳体系会从以质量主导逐渐变化为以劲度主导。因此,随着婴儿年龄的增大,声导抗测试会从1000Hz转变为使用226Hz。
本文是黄郁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