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高血压越来越“年轻化”了?
为什么高血压越来越“年轻化”了?
中国2/3的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与高血压有关,近年来愈发有年轻化趋势。对当代年轻人群而言,高盐饮食、吸烟喝酒、作息不规律等不良生活方式是高血压的重要诱因,如果没有定期测量血压的习惯,往往在体检时,才知道自己已经患上高血压。
通常情况下,只要没有出现影响正常生活的症状,很多人对高血压并不在乎,有的患者干脆不治疗,也有患者存在用药随意、用药间隔不规律、头晕才服药,没有症状就自行停药等误区,但毫不自知和自控不足都会使疾病更加危险。高血压是心肌梗死、脑卒中、肾功能衰竭发病和死亡的最重要危险因素。早在上世纪60年代,在美国进行临床试验即已证明,即便没有任何症状的高血压也需要进行治疗,可有效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
下面我们将从中青年高血压、高血压急症、高血压的预防等几个方面来让大家更加了解高血压!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建议,18岁及以上成年人应定期自我监测血压,关注血压变化。为什么高血压越来越“年轻化”了?原因有很多,如:
高血压急症病因复杂,病理生理变化多端,病死率、致残率很高,应进行早期快速、合理、安全、控制性降压。
所有的高血压急症都应当选择起效快、可控性强的静脉降压药物,根据不同疾病的机制选择药物,单独或者联合使用从而最终达到目标血压。
头痛是高血压患者的常见症状,其类型与年龄有关,青壮年偏侧头痛者较多,老年人全头痛较多。
头痛往往呈沉重性、间歇样钝痛,胀痛及搏动样痛,有时持续性,剧烈头痛少见。特点为从半夜到凌晨逐渐加重,起床从事活动后可减轻。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头痛还可能是中风的前兆,要及时排除脑血管病的可能。
1)高血压性头痛的特点
2)高血压头痛的紧急处理
高血压并发症很可怕,严重的可威胁生命,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脑血管意外,其次是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再是肾功能衰竭,可以说每一种并发症都可能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
但高血压是可防可控的。血压的水平与并发症发生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也就是说血压控制好了,相应器官的损害可以得到明显改善或延缓,可以有效的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高血压患者应坚持服药治疗,勤测血压变化,及时调整药物剂量,维持血压稳定,遵照高血压治疗目标与原则。高血压的治疗原则为根据患者血压和总体风险水平,建议改善生活方式,长期、规律的服用降压药物,同时干预并存的其他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和其他疾病。
其中,生活方式干预对降低血压和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作用肯定,所有患者都应采用。平常应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不宜过劳,保证充足的睡眠。戒烟、酒及高脂饮食,避免情绪产生较大的波动。
总之,对高血压必须重视,但不必恐惧,关键是要早期治疗,早期把血压控制到合适的水平,最大限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