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付朝杰 三甲
付朝杰 副主任医师
枣庄市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科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辅助检查

867人已读

1. 血象

白细胞计数增加,淋巴细胞比例 ≥ 50%,其中异型淋巴细胞比例 ≥ 10%。和 IM 同样的异型淋巴细胞可出现于巨细胞病毒感染、传染性肝炎风疹等疾病中,但其百分比一般不超过 10%。

2. 血清嗜异凝集反应

IM 患者血液中含有凝集绵羊红细胞或马红细胞的抗体,即嗜异性凝集素,为一种 IgM 嗜异性抗体,1:40 以上即为阳性反应,1:80 以上更具有价值。但是<12 岁的 EBV 感染患者中,只有 25% ~ 50% 的患者该抗体阳性,由于我国 IM 患儿多见于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因此,在国内儿童 EBV 感染 IM 的诊断价值有限。

3. EB 病毒特异性抗体

机体感染 EBV 后,能针对不同的抗原成分产生相应的抗体 。

mmexport1633761064622.jpg

(1)衣壳抗原(VCA):抗 VCA-IgM 是新近 EBV 感染的标志,可维持 4 ~ 8 周,最长可达 3 个月;抗 VCA-IgG 可终生存在,低亲和力时提示急性期感染,而恢复期则以高亲和力抗体为主。

(2)早期抗原(EA):抗 EA-IgG 是近期感染或 EBV 活跃增殖的标志。

(3)核心抗原(NA):抗 NA-IgG 在发病后 4~6 周或更晚开始出现,持续终生,是既往感染的标志。

(4)膜抗原(MA):MA 是中和性抗原,可以产生相应的中和抗体。

(5)淋巴细胞决定的膜抗原(LYDMA):其抗体是补体结合抗体,是既往感染的标志。

4. EB 病毒培养

由于需时长,技术复杂,费用昂贵,因此临床诊断价值不大。

5. EBV-DNA 荧光定量

EBV-DNA 荧光定量 PCR 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传单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付朝杰
付朝杰 副主任医师
枣庄市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