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惠凤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诊前须知

斜视治疗丨计算机辅助视觉训练是防复发的关键

发表者:程惠凤 人已读

一般国内外专家斜视手术治愈的标准是:手术后正位或者手术后存在内隐斜及外隐斜的三棱镜度数不超过正负10 △。

有些小孩手术出院时斜视度矫正非常理想,可是一段时间后家长会发现孩子的斜视发生变化,甚至有些外斜视的孩子会出现内斜视,有些内斜视的孩子会出现外斜视,这是怎么回事呢?

一、孩子的眼睛正位是由于眼外肌控制着,医生手术矫正斜视的目的就是通过调整眼肌的强弱程度矫正斜视。

二、部分孩子存在先天性眼外肌发育异常或者眼外肌附着位置异常,医生手术的目的是把异常的眼外肌重新矫正到正常的附着位置。

三、以上两种异常情况引起的斜视医生是能够通过手术解决的。

四、有些孩子的斜视是大脑中枢对眼肌的控制能力有问题,手术后虽然眼睛可以矫正到正位,可是一段时间以后由于中枢控制能力差的原因,控制孩子斜视的辐辏能力或者分开能力不好,斜视还会发生。

五、我们手术后让孩子通过网络训练就是为了防止孩子斜视的复发。但是即使是训练后仍有一部分孩子斜视会复发。

六、一般间歇性外斜视和共同性外斜视术后极易造成外斜复发,我们称之为斜视回退现象。

七、内斜视术后易成为外斜,我们称之为斜视过矫。

八、小孩子很小就做斜视手术不是为了美观,不是为了达到美容效果,而是为了手术后孩子的视功能(包括立体视)能够恢复正常。

九、一部分孩子由于发现早(出生后)或者病程长(斜视数年),孩子的视功能没有正常发育,或者从小双眼视功能遭到严重破坏。这部分孩子手术后极容易复发,这样的孩子同时双眼视功能也不容易恢复。

以上诸多原因就是为什么斜视手术后眼睛得到了正位,一段时间后孩子的斜视仍会复发,因此,不管孩子在国内哪家医院手术,手术前医生都会向家长交代:“斜视手术有可能一次不能矫正,孩子需要二次或者多次手术,其实就是以上原因所致。

孩子越小,可塑性越大,因此早期斜视手术 对孩子手术后双眼视功能的恢复和重建是有着积极的作用。

我们开展计算机辅助视觉训练预防外斜视手术后复发。针对斜视手术后复发问题,我们专家团队新开展计算机辅助视觉训练预防外斜视手术后复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我们对数百例外斜视手术采取计算机辅助视觉三步法训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步法训练是:

1.手术后脱抑制训练;

2.融合训练;

3.立体视功能训练;

通过三种综合训练,外斜视手术后复发(回退)病例明显少于普通外斜视手术后不做训练的病例。

儿童斜视有很多的种类,治疗起来非常复杂,一定是要在医生指导下开展针对性训练。

针对不同的特殊情况,单纯的同质化训练是不能满足的,同样都是斜视外斜视需要大量融合训练,内斜视则不能采用融合训练,否则越治越严重。斜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治疗过程,眼科医生中,从事儿童斜视治疗的医生占比很少,擅长儿童斜视计算机辅助视觉训练的小儿眼科医生更是少之又少。我们和国内的小儿眼科专家共同开发了斜视特殊训练软件,针对不同的外斜视以及不同的视觉条件,因人而异的给予训练方案。

外斜视是斜视中发病最多的眼病,也是在医生治疗中争议最多的疾病,因此严格把握斜视的治疗适应症,是帮助孩子治愈斜视的至关重要的环节。

病例一:宝宝:手术后脱抑制训练、立体视功能训练,分开、辅助融合训练。

病例二:壮壮:手术后脱抑制训练、立体视功能训练,精细功能训练。

病例三:花花:立体视训练,脱抑制训练,分开训练,配戴特殊三棱镜,内斜视度数小于4度时,在专家指导下开始融合训练+立体视训练。

病例四:豆豆:需要配眼镜,弱视训练,斜视训练综合训练 弱视斜视训练比例:2:3,定期根据视力的增加调整训练强度。

病例五:妮妮:脱抑制训练、立体视功能训练、融合训练综合训练治疗。

大家看的出来,斜视训练是一门非常复杂的科学,需要有经验的专家个性化的指导下训练。我们正在努力致力于这件造福儿童斜视的事业。

内斜视,外斜视仅有一字之差,治疗则大相径庭

计算机辅助下的视觉训练内斜视、外斜视训练方案为什么要严格分开?

由于内斜视和外斜视的训练程序不同,训练的效果也不同,计算机辅助视觉训练系统严格把内斜视、外斜视训练做了区分,并且对各种情况下的外斜视严格区分治疗。

外斜视治疗分为以下几种:

外斜视未做手术

外斜视手术后内斜视

外斜视手术残留外斜视

手术后看近外斜视,看远内斜视

内斜视手术后出现外斜视

间歇性外斜视合并调节性内斜视

内斜视、外斜视虽然只差一个字,但是治疗起来,大有学问,治不好会增加斜视度,破坏孩子的立体视,对孩子的眼睛造成不良的影响,在给孩子做计算机辅助视觉训练的时候,一定通过小儿眼科医生严格核对病历,根据不同检查结果个性化设计内斜视、外斜视不同的治疗方案。


本文是程惠凤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1-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