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温泉 三甲
温泉 副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消化医学中心

“便便”竟能救人一命?

776人已读

作为细菌感染治疗的最后一道防线,粪菌移植被认为是重建肠道菌群最有效的手段。

腹泻持续半年,“便便”5天治愈

郭奶奶,今年84岁,半年前因脑血管多发狭窄住院治疗,住院期间开始出现腹泻、发热,每天解大便达20余次,先后使用多种高级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后,查大便发现艰难梭菌(+),口服万古霉素治疗两个疗程,腹泻症状仍有反复,大便培养又发现耐药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期间还出现心衰转入ICU抢救治疗,半年内辗转多家医院,每天仍解粘液便约15次,间断发热。焦急的家属四处寻医,打听到南京张发明教授团队使用粪菌移植治疗难治性腹泻疗效显著。随即,郭奶奶转到南京住院,当天清洁灌肠后完成肠镜检查,医生顺便在她肠道内放入一根细小的软管,管子的尾端通过肛门固定在臀部上。郭奶奶通过这根管子顺利完成粪菌移植治疗,此后,未再出现腹泻、发热,5天后康复出院。出院后郭奶奶的女儿发信息告诉我们,“漫长的半年治病旅途,经历了病痛折磨和生死考验,在张发明教授团队的精心治疗下,仅用5天的时间战胜了其他医院半年腥风血雨的治疗历程,治愈了我的母亲,将我母亲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郭奶奶是不幸的,抗生素的使用导致严重菌群失调,险些丧命;同时,也是幸运的,抗生素失守后粪菌移植的出现挽救了她的生命,她的故事虽然结束了,但与其类似的故事每天还在不断上演……

到底什么是粪菌移植,为何具有如此神奇疗效呢?它的定义是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通过一定方式移植至患者肠道内,重建新的肠道菌群,实现肠道及肠道外疾病的治疗。故事中郭奶奶因为感染使用抗生素治疗后出现肠道菌群失调,导致致病细菌的过度生长,引起了复发性难治性艰难梭菌感染、肠道多重耐药菌感染,这是粪菌移植的绝佳适应症,治愈率可达90%以上,作为细菌感染治疗的最后一道防线——粪菌移植被认为是重建肠道菌群最有效的手段。此外,多种疾病也能从粪菌移植中获益,包括但不限于炎症性肠病、肿瘤合并的肠道疾病、自身免疫相关性疾病、肝病、糖尿病以及脑肠轴疾病(如:癫痫、抽动症、自闭症)等。这个时候,你可能会想,粪菌移植怎么啥病都能治,就像“万金油“一样,其实不然,粪菌移植从始至终只治疗一种疾病,那就是肠道菌群相关性疾病,同样,粪菌移植的疗效也取决于与肠道菌群相关的程度。

新移植方法,消除你的忧虑

人类利用粪菌治病有着悠久的历史,《肘后备急方》、《本草纲目》等资料中都有相应的记载,但相比古代直接将粪水喂给患者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现代医学会用科技手段来提取粪菌。回顾粪菌移植的发展史,可以发现在2014年以前,大多数临床研究是将手工制备的菌液通过多种途径给入肠道,这种手工制备的过程对操作者是一种挑战,制备方法粗糙,安全性不稳定、质量不可控。此外,受美学、对粪便中所含病原体的担忧以及尊严等因素影响,很多患者、医生不愿意去接受或者开展这项治病救命的技术。张发明教授团队在2012年开始致力于全新方法学的研究,2014年起,基于智能粪菌分离系统和相关的新移植途径方法逐步取代传统手工制备粪菌移植的方法。这种基于自动化设备及相关洗涤过程的粪菌移植被称为洗涤菌群移植,2020 年 7 月在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杂志发表了《洗涤菌群移植方法学南京共识》,这是粪菌移植的全新发展。最近的研究证据表明,通过量化和质控移植的洗涤菌群,可以大幅度降低粪菌移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了解菌液的提取方法后,洗涤的菌液又是如何给入肠道的呢?郭奶奶采用的是通过结肠植管的途径输入菌液,这个结肠植管技术全称是结肠途径经内镜肠道植管术,简称为TET。TET的出现不仅让菌液最大程度上实现生理渠道给入,而且可以方便、快捷、安全、高效、人性化的完成多次新鲜菌液的输入,也避免了从上、中消化道途径输入给患者带来的心理不适。针对 2000 至 2020 年全球粪菌移植安全性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结肠 TET 是最安全的粪菌移植给入途径。2020年发表的洗涤菌群移植方法学南京共识和同年在国际权威杂志《Gut》发表的指南均推荐结肠 TET 作为移植新途径。研究还发现结肠 TET 可作为低龄儿童以及不能耐受麻醉重症患者首选移植途径,结肠带管状态不影响活动、排便,多数情况下,你不会感觉到它的存在,一般来说,结肠带管可以保留7-10天,完成治疗也可以提前拔除。

汝之粪便,吾之良药

粪菌移植应用于治疗肠道菌群失调相关性疾病的临床证据在近几年急剧增加,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粪菌移植的治疗价值,这也会导致粪菌移植的发展可能进入另一个极端,粪菌滥用、商业逐利,“魏则西事件“的再现。在2013年美国一度曾出现过热炒明星粪便的现象,体育、影视明星的一泡粪便,可以炒至数千美元,这是伦理过度放纵导致的严重问题;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随即对粪菌移植做出严格监管又导致一些临床救治被耽误,一些能够救治的生命不能及时被挽救,这又是伦理的过度限制。粪菌移植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的本质只能是医疗技术而不是药品,只能由正规医疗机构的医生来实施。伦理管制太松太紧都不利于新生事物的发展,在我国,粪菌移植国家标准以及相关管理措施正在逐步建立、健全。但是,近年来一些商业公司开始将粪便菌群测序作为临床收费服务、将提供“超级供体”和“供体受体配型”作为技术服务,这是虚头诱导。目前,还没有证据支持微生物组测序技术具有用于临床决策的价值,也没有临床专家共识、医学指南推荐使用测序结果指导临床决策。国内外专家都呼吁,积极提升大众的专业化科学普及,提醒广大群众需提高认知,主动拒绝这种商业趋势诱导的消费,行业内的从业者也需要冷静思考。当前,洗涤菌群移植作为医疗技术,是发展的必然方向,推进标准化的菌群移植技术,规范行医,让整个行业稳健、有序的发展,更多患者才能从中受益。



pdf_link
温泉
温泉 副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消化医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