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痛---一个必须重视的常见症状
骨痛的原因很多,外伤骨折后的骨痛、胸骨痛、肋骨痛、长期劳累或扭伤后的腰痛、四肢骨痛、骨肿瘤、血液病等,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几乎所有人都会有过“骨痛”。绝大多数的骨痛,经过修养或医生治疗可以缓解或治愈,呈现良性过程。但是,血液病中的“多发性骨髓瘤”常常会以骨痛为首发表现,是人们常常忽视、但必须重视的重要症状。近年来,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因此,今日,我们来谈谈多发性骨髓瘤!
那么,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什么疾病?为什么会发生骨痛?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比较少见的恶性血液系统疾病,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左右,发病年龄以中老年为主,往往起病隐匿、相对缓慢,症状不典型,可以表现为反复感染、血栓、无原因的尿蛋白或肾功能不全,轻微外伤后骨折或无外伤史的自发性骨折、广泛的骨质疏松、等,其中较常见的症状就是无原因的骨痛。首次就诊科室往往是骨关节科、脊柱外科、肾内科、风湿免疫科、呼吸科、心脑血管科、等。很多基层医院医务工作者对此疾病认识不足,一些患者因尿蛋白或肾内科等一直在肾内科治疗;一些患者因骨折等反复在骨关节科、脊柱外科治疗;甚至有患者因白球蛋白比例倒置误诊为肝硬化而一直在肝病科治疗。只有少部分患者因贫血就诊血液科。因此,提供广大医务人员对本疾病的认识,提供广大民众对骨痛等的重视,非常重要。
人体中的免疫功能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其中,体液免疫是通过人体的一种特殊细胞——B淋巴细胞接受各类致病抗原刺激增生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免疫反应生成免疫球蛋白而发挥免疫作用;每种抗原的刺激只能合成一种相应的抗体(一个克隆);因此人体的抗体是多克隆的。当浆细胞发生克隆性恶性病变时,人体内就会产生大量的恶性浆细胞,这些恶性浆细胞增生部位就是骨髓,正常的骨髓被恶性浆细胞取代,同时产生大量异常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并造成骨质破坏,从而产生骨痛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形成了多发性骨髓瘤。
导致这种浆细胞恶变形成多发性骨髓瘤的原因是什么呢?
目前,多发性骨髓瘤的病因不明,广大学者公认的可能的危险因素有如下几种:1、年龄:本病的发病年龄以中老年为主,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增加,原因不明;2、辐射:二战时期,日本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的幸存者,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率明显增加;一些接触放射性物资较多的人群如放射性工作者和核工业工作者存在风险;3、职业与环境:粉尘、黄曲霉素、杀虫剂、染发、重金属、苯等化学物质、染发剂等也有增加多发性骨髓瘤的风险;4、病毒:有学者认为人类8型疱疹病毒(HHV-8)参与了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5、慢性抗原刺激和免疫功能紊乱,可能会诱发多发性骨髓瘤;6、家族和遗传因素:不同民族和人种的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率是不同的。
那么,多发性骨髓瘤的骨质有哪些表现?在多发性骨髓瘤的早期,往往症状不典型,常误诊为风湿病、关节炎、骨质疏松、骨质增生、腰肌劳损、腰扭伤、肋软骨炎等。随着疾病进展,骨痛逐渐加重,部位逐渐增多,常常发生病理性骨折(无原因、无外伤或轻微外伤后的自发性骨折)骨痛往往是本病最早发生、最常见的主要症状。国内有学者统计,以骨痛为首发症状者占50%以上。骨痛易发生于造血丰富的骨组织,如:脊柱椎体、肋骨、骨盆、肩胛骨、颅骨、等,常规的对症治疗疗效不佳。随着疾病进展,逐渐出现贫血、蛋白尿、等典型表现。
多发性骨髓瘤的确诊主要通过骨穿、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检查、等确诊,只要提高认识,及时到血液科就诊,就能及时诊断。因此通过科普,提高广大民众对骨痛的正确认识,就能及时发现,及时诊疗。
本文是练诗梅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