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政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骨科
脊柱压缩性骨折怎么办?
2302人已读
脊柱压缩性骨折是什么
脊柱压缩性骨折指脊柱在低暴力损伤的情况下出现的椎体形态改变,高度下降出现了楔形变或者双凹变的情况,这就是压缩性骨折的一种变法,X光片可见脊柱椎体前柱压缩,它的高度比后柱明显的降低,会引起人体的后凸畸形。
脊柱压缩性骨折会引起明显的胸背部疼痛,大多表现在下腰部疼痛,这都属于新鲜的压缩骨折的症状。活动或翻身时疼痛会加剧,影响夜间睡眠,降低生活质量。

脊柱压缩性骨折怎么治疗
当老年人出现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时候,一定要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少卧床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一般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主要就是绝对的卧床休息,一般卧床时间需要6-8周,有时候甚至要长达3个月。但由于老年人容易出现骨不连或不能耐受久卧,所以现在最常流行的是进行椎体成形术即PVP,或者椎体球囊扩张成形术即PKP等微创手术治疗。在骨髓内打入椎体,迅速产生椎体的固化,增强椎体强度,术后第2天即可下床活动,可以正常活动。手术可以在局麻下进行,切口只有2-3mm左右。
青中年压缩性骨折一般压缩1/5左右,主要采用保守治疗,压缩1/2以上或者椎管有明显占位,采用手术治疗。此外,青壮年压缩性骨折如果椎体高度丢失不多,约1/2或1/5左右,同时不伴后纵韧带复合体损伤,整个脊髓损伤基本上很少,恢复比较良好。对于压缩1/2左右而椎管占位比较明显,需要了解神经压迫程度、患者有无瘫痪,再决定下一步的治疗。

本文是李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