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华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媒体报道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超声科成功举办肿瘤消融治疗技术专项能力(甲状腺肿瘤专题)短期面授培训班

发表者:周建华 人已读

2021年10月22日至25日,由中国医师协会主办,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超声科承办的“肿瘤消融治疗技术专项能力培训项目”第四十六期(甲状腺肿瘤专题)短期面授培训班暨第十四届肿瘤超声规范化诊断和介入治疗学习班在广州成功举办。

甲状腺肿瘤消融培训班开班,学习气氛热烈

10月22日上午,在我院超声科主任周建华教授的主持下,我院刘卓炜副院长、中国医师协会肿瘤消融治疗技术培训专家组组长范卫军教授、中国医师协会谢启麟副秘书长为本次培训班做开班仪式致辞。

微信图片_20211108222824.jpg

图: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刘卓炜副院长代表承办单位致欢迎辞

微信图片_20211108222835.jpg

图:中国医师协会肿瘤消融治疗技术培训专家组组长、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范卫军教授代表授课专家组致辞

微信图片_20211108222839.jpg

图:中国医师协会谢启麟副秘书长代表主办单位致辞

微信图片_20211108222849.jpg

图:中肿超声心电科主任周建华教授主持开班仪式

本次培训班课程干货满满、日程安排紧凑,在短短4天内,来自甲状腺外科、内分泌科、微创介入科、病理科、影像科、核医学科和超声科等不同学科的专家,就甲状腺肿瘤及颈部淋巴结的影像学良恶性评估、超声影像表现、实验室检查解读、甲状腺肿瘤消融术的适应证、操作技巧、并发症处理及术后随访等多方面知识进行了内容翔实的专题理论讲座。

金秋十月,广州的空气已初带寒意,但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名学员热情不减,偌大的会场座无虚席。尽管课程紧凑、休息时间极为有限,学员们仍会提前到达会场,预习讲座内容。本次学习班的学员们来自外科、超声科、内分泌科等多个科室,对于甲状腺肿瘤消融这一囊括多学科的知识体系的技术,学员们求知若渴,每每在讲座后的答疑时间踊跃提问,提问中往往体现不同科室独特的思考方式,并带来观点的碰撞。

微信图片_20211108222853.jpg

图:授课专家与200余名学员合影留念

甲状腺肿瘤微创消融技术应用前景广泛,吸引学员无数

在近20年里,甲状腺肿瘤消融技术不断发展,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获得了认可。相比外科手术,甲状腺消融技术能够在超声实时监控下进行精确的局部麻醉和肿瘤消融操作,具有手术时间短、花费低、并发症少、避免留下手术瘢痕等优点,目前多个国际指南均推荐热消融为甲状腺良性结节的首选治疗方案。而在甲状腺癌的消融治疗方面,学界也在对此应用进行不断的探索。近年来,多项研究证实外科手术与消融技术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5年复发率无差异,2021年最新的欧洲甲状腺协会指南已把消融列为PTMC及颈部复发淋巴结的可选治疗方案之一。

微信图片_20211108223126.jpg

图:2021年欧洲甲状腺协会指南推荐将微创消融技术列入甲状腺癌的治疗方案

中肿超声科将继续精进甲状腺肿瘤消融技术

本次培训班中,超声引导下的操作练习是最令学员们热情高涨、学习气氛最为热烈的培训内容。

10月24日下午,我院超声科周建华主任亲自演示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的规范操作过程,并带领科室的10位专家,现场指导参会学员进行穿刺操作练习和考试,为进一步的消融技术学习打下基础。

微信图片_20211108223245.jpg

图:中肿超声心电科主任周建华教授演示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

微信图片_20211108223250.jpg

图:中肿超声科郑玮、王建伟、郭智兴、韩竞、李擎、刘颖、彭川、符娟、云苗、邹学彬等多位专家对学员进行指导和考核

中肿超声科于2019年成为中国医师协会甲状腺消融培训基地,为甲状腺肿瘤消融技术的开展提供规划化的培训平台。中肿超声科周建华主任带领团队多年来致力于研究、规范并推广甲状腺肿瘤消融技术,参与了2021年亚洲消融协会甲状腺结节消融指南的制定。未来,中肿超声科将继续精进甲状腺肿瘤消融技术,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治疗方案。

微信图片_20211108223301.jpg

图:中肿超声心电科自2019年起作为甲状腺消融培训基地规范化培养专业人才

微信图片_20211108223304.jpg

图:周建华主任参与制定的2021年亚洲消融协会甲状腺良性结节消融指南

10月25日晚,随着所有学员完成结业考核,本届甲状腺肿瘤消融技术培训班正式落下了帷幕,并获得了学员们的一致好评。

微信图片_20211108223310.jpg

图:结业考试现场,学员单人单桌、闭卷考试

本次培训班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示了中肿超声科在甲状腺肿瘤诊断和微创消融治疗方面所取得的成绩,目前国内超声介入微创治疗蓬勃发展,科室也将继续推进超声微创介入治疗技术,造福广大患者。

本文是周建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1-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