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张毅 三甲
张毅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神经外科

骶神经调控术给排尿排便异常的孩子带来福音

1060人已读

1骶神经调控术的原理及适应症

骶神经电刺激疗法(SNM)使用一个可植入的神经刺激器和电极。将电极放置在靠近骶神经处,神经刺激器放置于下背部的皮下囊袋内。 通过刺激骶神经,调节与排尿排便相关的神经反射,使异常的神经反射重新到达平衡,从而安全而有效地控制排尿排便功能障碍的症状。

SNM治疗排尿功能障碍这一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1997年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SNM用于治疗急迫性尿失禁,1999年又批准用于治疗尿频-尿急综合征和非梗阻性尿潴留。近20年来,SNM技术在国内广泛且深入的开展,从2014年第一版中国转件共识发布以来[1],骶神经调控术在神经源性膀胱、保守治疗失败的大便失禁、功能性便秘等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疗效。SNM设备和置入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技术革新,包括倒刺电极(防止电极移位)、术中X线透视技术(提高电极准确度)、小型化刺激器的应用等[2]

2 儿童适合骶神经调控术的疾病

儿童排尿和排便异常的孩子,大多数为先天性疾病导致的功能异常。最常见的是神经管发育畸形和直肠肛门发育畸形。

神经管发育畸形最常见的是脊柱裂,如脊髓脊膜膨出、脊髓脂肪瘤。该疾病对儿童的脊髓,脊柱和发育中的大脑均存在影响。脊髓膜膨出、脊髓脂肪瘤是脊柱裂中较严重的类型,在胚胎形成过程中常存在脊髓受损或未完全发育。受损脊髓区域以下平面通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丧失。脊髓脊膜膨出和脂肪瘤的位置多位于脊髓下端(腰骶椎的位置),常对双下肢的运动感觉及大小便的控制产生影响。可表现为单纯的排尿控制不佳,仅需要或不需要间歇导尿;也可表现为完全性尿失禁,长期湿裤,不能脱离尿不湿。

直肠肛门发育畸形包括无肛、肛门位置异常、直肠神经发育异常(巨结肠)等疾病。这些疾病的儿童常存在括约肌、骶神经,甚至骶管远端的发育异常,可导致结肠异常扩张、排便感觉差、括约肌控制差等,临床可表现为大便失禁或顽固性的便秘。

3骶神经刺激器的具体操作方法

SNM标准化的治疗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开始之间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基础情况的评估,包括日常排便排尿情况,膀胱功能及肢体运动感觉的评估,这些评估可以记录较为准确的基线状态,客观的选择适合骶神经调控术的患者。

第一阶段骶神经调控电极植入术,将电极置入骶神经旁,目前我院已开展复合手术室,电生理监护下的神经置入术,使电极置入更精准,更安全。

术后进行体外测试。测试时间一般为7-14天,我院住院期间会进行排尿及排便日记的记录、尿流动力学功能的复查等,根据临床症状的情况进行刺激参数的调整。经过临床判断症状改善大于50%后,进行二期置入。

第二阶段:

该阶段将置入骶神经永久刺激器。刺激器的置入过程并不复杂,主要是术后对伤口的护理以及对刺激参数的调试,一般术后5-7天即可出院。

参考文献:

[1] 骶神经调节术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J].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4,35(1):1-5. DOI:10.3760/cma.j.issn.1000-6702.2014.01.001.

[2] 骶神经调控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编写组. 骶神经调控术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再版 [J] .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8,39 (11): 801-804. DOI: 10.3760/cma.j.issn.1000-6702.2018.11.001

张毅
张毅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