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右两肺各有一个8毫米小结节,NSE稍稍高了一点,是不是长了肺癌?
“陈教授好!我经常看您网上发布的关于肺结节的科普文章,获益匪浅。现在我有一个问题。特地挂号来向您请教!”
“好的,您请说!”
“我最近体检胸部CT平扫检查,发现左肺上叶前段与上舌段交界处、右肺下叶背段这两个地方,各发现一个磨玻璃密度结节影,大小分别是8毫米x 6毫米、8毫米x 5毫米,同时右肺下叶背段发现一个实性小结节,直径4毫米,同时检查血肿瘤标志物NSE稍稍高了一点,是不是长了肺癌?”
“您先不用紧张!近年来随着大家体检意识的增强,医院CT分辨率的提高,还有人工智能的辅助,肺结节检出率确实明显提高。虽然肺结节有可能是肺癌,或者说有发展为肺癌的潜在可能,但也不需要对肺结节‘谈节色变’。”
“刚刚在中华放射学杂志发表的文章指出,根据美国国家肺癌筛查的结果报告,在高危人群中三轮筛查的肺结节总体发现的概率是24%,这些发现肺结节中只有不到4 % 是肺癌;在上海地区,针对14 506例人群的筛查观察,肺结节的检出率接近30 %,这些发现的肺结节中也只有不到4 %是肺癌。所以,对于肺结节,真不需要太过恐慌!”
“哦,但我的NSE稍稍高了一点啊?”
“NSE,又叫做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由两条几乎相同的多肽链(a/y或y/y)组成,分子量均为39 kDa,主要由中枢或外周神经元以及神经外胚层性细胞分泌,对于小细胞癌和非小细胞癌都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并不是100%的敏感和特异,所以如果增加一倍以上,结果的意义就会较大,如果只是超出正常值几个百分点,其实是不用担心的!”
“您的这两个结节,虽然已经达到8毫米,但是性质上来说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尤其是动态观察结节大小形态的变化走势,目前并不能诊断肺癌。”
“太好了,那我三个月后再找您复查可以吗?”
“完全没有问题!”
“谢谢您陈教授!”
本文是陈振光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